自殺心理怪圈四個真相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數(shù)據(jù),全世界每年每十萬人中就有16人死于自殺,而在15 歲至44歲的黃金年齡段,自殺是最普遍的前三個死亡原因之一。根據(jù)不完全的研究統(tǒng)計,嘗試自殺的人可能是自殺“成功”的20倍。
預防自殺,從了解以下4個誤解與真相開始。
誤解一:自殺是因為陷入絕境,別無選擇。
真相:清醒而合理地選擇自殺的例子極其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的自殺是可以治療和避免的。
很多人認為造成崔真實自殺的直接原因,是因為網上傳聞她向安在煥放高利貸,導致安在煥自殺身亡,崔真實因謠言而飽受折磨。自殺當晚,崔真實曾向母親抱怨:“明明沒有借高利貸給安在煥,為什么人們都說是我逼死安在煥的,人們太過分了,我對這個世界上的人已經失望了。”
但是,一個謠言真的有這么大的力量,讓人放棄生命,也放棄生命中的一切幸福與承諾?
其實,自殺絕不是孤立事件引起的,而是長期心理處于病態(tài)環(huán)境中的結果。崔真實的好友透露,崔真實離婚后就一直患有輕微的抑郁癥,情緒很低落。最可能的是,網上的流言,對她只是駱駝背上最后一根稻草,沖破心理底線的最后一個事件。
醫(yī)學研究表明,自殺者中90%以上的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以抑郁癥患者人數(shù)最多,而躁郁癥患者自殺死亡率更高。有研究數(shù)據(jù)估計,在躁郁癥患者中,自殺死亡率是每十萬人中390個,這是一個有生命危險的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崔真實其實并不到嚴重抑郁的程度,臨床上典型的重度抑郁有“情感低落,思維緩慢,語言動作減少與遲緩”的三低現(xiàn)象,往往無法維持正常的社會生活,而崔真實一直保持著工作的狀態(tài)和與他人的交往互動。自殺前一天她拍攝的維生素廣告照片公開:白上衣米色裙子,形象親和,笑容燦爛,讓人簡直不能想象這是一個幾小時后就會采取自殺行動的人。
據(jù)精神病醫(yī)生和專家的經驗,自殺風險最高的情況常常在病人剛住進醫(yī)院,或病情看似緩解剛剛出院時,或者剛剛開始吃抗抑郁癥藥物的時候。
自殺,不過是一個長長的選項單子中的一條。在正常的邏輯下,自殺應該在單子的最底下,如果一個人,把各項可能的選擇都試過而不得已,死亡則是最后的一個合理選擇。但患抑郁癥、躁郁癥、精神分裂癥等的人,大腦的化學和生理功能被破壞了,不能正常地有效地運作,就無法清醒地使用邏輯來面對和處理現(xiàn)實,他們可能錯誤地以為外界的選擇已經用光,而死亡是個合理的出路。
這就好像一個人被關在黑屋子里,被告訴“現(xiàn)在是晚上”,那么他會關燈睡覺,而實際上外面是大白天。我們都依賴大腦處理信息,作出判斷,應付外界環(huán)境變化,但當這個唯一的工具出現(xiàn)故障時,我們并沒有備用機器來接手維持正常的運轉,結果,明明是不合邏輯的處理,計算有誤,自己卻并不知道。
多數(shù)人,包括崔真實,在選擇自殺時真的認為自己已別無選擇,但他們是錯的。抑郁癥不僅有藥可治,而且效果相當可觀。很多臨床研究報出的數(shù)據(jù)估計,差不多2/3吃抗抑郁藥物的人能夠改善病情,1/3能痊愈。如果藥物無效,用電痙攣療法(全身麻醉無痛苦)的療效有70%以上。很多臨床研究表明,藥物結合談話和行為治療,對抑郁癥的效果達到70%以上。美國《普通精神病學檔案》
10月發(fā)表的一個報告,12——17歲的青少年患抑郁癥,抗抑郁藥物加談話和行為治療,9個月后的治愈率達85%!如果還不行,現(xiàn)在醫(yī)學界正在進行一系列的研究,估計不久之后就能發(fā)明立刻有效的抗憂郁藥,打一針下去,兩小時之內就感覺大大好轉。
在現(xiàn)代,能找到現(xiàn)代醫(yī)藥的治療,卻因為抑郁癥而自殺死掉,等于是在今時今日因為得肺結核而死掉。
誤解二:自殺是個人的選擇,他人應當尊重這個自由。
真相:90%自殺未成功的人會后悔,并且活下來。
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自殺并不是清醒理智的選擇,而是一念之差的結果,如果預防,阻止了,很多人都能繼續(xù)好好活下去。
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Richard Seiden 曾經追蹤調查過515個試圖從舊金山金門大橋跳下去自殺而被阻止的人,發(fā)現(xiàn)只有10%的人后來因為再次自殺或者事故(疑似自殺)而死,其他90%的人都活下來了。
換言之,自殺的人如果當時沒死成,少數(shù)會反復重復直到“成功”,多數(shù)則會后悔并活下來。那么,預防這些很可能會后悔的人采取不可逆轉的自殺行為,是合理的做法。
“積極預防自殺”,不全是因為死后家人親友會傷心,不全是因為“活得更好才能報復傷害你的人”,不全是因為每個人都有為社會做貢獻的義務,也不全是因為賴活比好死更高貴,而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絕大多數(shù)自殺的人,如果接受合理的診斷和治療,都能恢復健康,或者至少能改善病況,如果給他機會,他后來肯定會后悔***,肯定會選擇好好地活下去,享受人生的快樂。
在現(xiàn)代社會,自殺不是唯一的選擇,因為我們已經有這么多其他的自救之路。只有活著,才有選擇的余地。
自殺不是選擇的問題,自殺也不是一個哲學問題,而是醫(yī)療不夠完善的問題。
誤解三:老嚷嚷著要自殺的人是不會真的***的。
另一個類似的誤解是,曾經嘗試自殺而未果的人,或者嘗試了但并不采用特別致命的方法的人,不會真的自殺。
真相:每一個“成功”的自殺之前,平均有8——12次嘗試。
大多數(shù)自殺“成功”的人事先試驗過,人之常情是開始害怕和顧慮,但嘗試的次數(shù)越多恐懼越減輕,心理上越“習慣”自殺的考慮,越容易采取更加容易致命的手段——如沒有采取有效的阻斷行動或治療。
多數(shù)自殺的人都曾用不同的方式跟身邊的人提到或暗示過自殺的意圖和想法。崔真實自殺前曾給好友發(fā)短信:“我最愛的妹妹,要是姐姐有什么萬一,拜托你幫我好好照顧孩子們”。據(jù)崔真實身邊的好友透露,崔真實曾多次在聊天中談起了想死,當時她的朋友們都以為,她只是因為離婚的壓力太大,隨口說說,而并沒有放在心上。
有自殺念頭的人往往擔心嚇到別人,或被旁人批評瞧不起,可能會以開玩笑的口氣或者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提起。自殺是一個讓人不安的話題,周圍人很可能會岔開話題避而不談,或者假裝沒聽懂,這樣就錯過了對話的機會。
誤解四:如果你懷疑某人有自殺或自傷傾向,千萬不能主動問他這個問題。談論自殺的話題會把自殺的念頭“種”在他腦子里。
真相:沒有人是因為別人提到自殺而去采取自殺行動的。
如果一個人沒有自殺的打算,那么你說了他也不會去干。如果他已經有了自殺的念頭,你提出這個問題只會讓他松一大口氣。有自殺念頭的人,如果有人給他一個傾訴的機會和渠道,已經是幫他走出自殺陷阱的第一步。
所以,如果你知道有人曾經嘗試自殺,或者有人跟你提到他想到過自殺,不必害怕或者緊張,最好能深入地誠懇地談一談,鼓勵他們尋求專業(yè)心理醫(yī)生或者精神科專家的幫助治療。
-
自殺前均會出現(xiàn)異常行為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fā)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fā)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xiàn)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xiàn)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xiàn)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y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