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心理飽和導致自殺
“心理飽和”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如卓別林在《摩登時代》中扮演的那名工人,成天做著“擰螺絲”的活,干久了,他看見過路女人胸前的一對鈕扣,也用扳手去擰。又如,一位領導參加書法大展,工作人員請他題字,他信手寫下“同意”二字。這雖屬笑話,卻也是心理飽和的典型例子。心理飽和多為負面效應,以下是它的三種常見表現形式及其應對策略:
心理飽和形式一:機械做工
老師布置100道數學題,學生開始做作業時,動作快,做得也正確,但做到后來,速度慢了,還常出差錯,并且出現厭煩情緒。同理,工人做同樣工作、干部伏案辦公等,都可能出現心理飽和的現象,簡而言之,他們干膩了。
對策:當每天做同一工作出現厭煩情緒時,不妨自我輕松一番:活動活動身子,極目遠眺片刻,或散散步,或與別人說說話,分散一下緊張的情緒,這樣,可以減少心理飽和帶來的精神壓力。
心理飽和形式二:婚外戀
現在婚外戀現象比較多見,其實也是心理飽和在作怪。夫妻結婚幾年或十幾年,對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自己都了如指掌,彼此之間漸漸失去了當年的新鮮感,一種隱藏著的厭倦開始萌生。此刻,一旦碰到別的異性向他(或她)投來異樣的目光,他們便感到新奇、刺激,覺得對方比自己的配偶有趣,假如墜入情網,便難以自拔。綜觀各種婚外戀,屬于心理飽和的要占相當的比例。
對策:雖然心理飽和導致的婚外戀,是個比較復雜的社會問題,然而,只要“預防在先”,同樣可以將它消滅于萌芽之中。一是夫妻雙方都要自律,莫放縱,要對配偶負責,對子女負責,對家庭負責;二是要自我“更新”,夫妻都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品位,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部讓對方永遠看不厭的 “好書”。
心理飽和形式三:自殺
心理飽和的能量很大,許多自殺事件均由它而起。所以,有人又把心理飽和戲稱為“自殺者的幫兇”。例如某地有名打工仔去醫院看病,醫生診斷為“疝”。他識字不多,誤把“疝”字認作“癌”,以為自己得了絕癥。因他性格內向,既不向醫生求教,也不向父母匯報,自個兒悶在心里。他越想越怕,越想越絕望,最終達到心理飽和的程度,草草寫下一封遺書,自殺身亡。
對策:雖然疑心自己患有絕癥而自殺的心理飽和現象不是很多,但因對自己患的疾病是否能治愈而產生的心理飽和現象卻是屢見不鮮。身為病人,首先要有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能戰勝病魔。若解不開心中的結,可以請醫生指導,以求正確答案,將憂慮疏散開來,別讓心理飽和成為自己的包袱。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