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深度解析 富士康九連跳自殺誘因
在富士康幾起跳樓事件中,死者的共同特征是:年齡在18—24歲之間,入職時間不到一年。根據警方調查,心理問題,心理脆弱,是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
國內外研究證明,63%—97%的自殺者都有各種各樣的精神問題,如抑郁、精神分裂等。從總體上看,專家們認為富士康員工跳樓主要是以下幾點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一是年輕員工抗壓能力差、。80、90后是現代大城市中新生打工族,這代人多是獨生子女,抗壓能力、吃苦能力比較差,但同時,這代人更自尊、夢想也更大。進入現實工作后,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讓這些心理尚未成熟的打工者難以適從。他們會覺得懷才不遇,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逐漸對學習和生活喪失興趣,產生厭世感。加上工作難以適應、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影響,一些人還會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
二是密集型工作磨損心理。企業員工出現自殺事件多發生在勞動強度較大、工作簡單機械的行業,如電子制造、IT等。這類行業的員工入職后一般只接受簡單的培訓,但要求比較高,年輕員工身心難以適應。而每天重復性的工作也會磨損人的心理,如果再休息不好、缺乏情感交流,就會加重挫折感和孤獨感,對生活喪失信心。
三是統一管理缺乏心靈關懷。據報道,富士康一個廠區有40萬名員工,員工生活在集體管理之中,缺乏個人生活空間。打工者又遠離家鄉和親人,一旦出現不良情緒,找不到宣泄途徑,缺少親情撫慰和自我救助的條件。久而久之,不良情緒累積起來,造成了極端行為。另外,根據心理學上的說法,自殺是會心理傳染的,當有一個人選擇自殺時,人很可能會效仿。
出現自殺這樣的極端事件是誰也不愿看到的,對此,專家呼吁企業對員工、等給予更多關懷。
擁有的可以為客觀、全面、科學、定量化地選拔人才提供依據。北京輔仁心智軟件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輔仁心理軟件,心理咨詢可以預測個體從事某種活動的適宜性,進而提高人才選拔的效率與準確性。心理軟件可以了解個體的能力、人格和心理健康等心理特征
“國外在這方面有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經驗。”楊東說,在日本企業里面,有專門的心理健康保健組織;在美國,企業有專門的員工援助計劃,有專業心理人員提供指導和咨詢。
劉寶峰指出,企業管理者要多對員工進行心靈上的關懷,例如定期組織員工娛樂活動,給員工過生日等;“事實上,大多數有自殺傾向的人都會表現出一些跡象。”王祖承指出,有意自殺的人通常是充滿心理矛盾的;既想自殺又想生活下去。他們會在日常生活中有反常的行為,如表現出厭世,飲食和睡眠毫無規律,反叛行為特別明顯,情緒喜怒無常或經常談起自殺方式等。因此,企業管理者一旦發現有人出現心理上的問題,就要勸員工及時到醫院接受和治療,定期服用藥物,以避免極端事件的發生。
“對員工個人來說,也要學會自我調節。”楊甫德說,當出現抑郁、焦慮等情緒時,先找出原因,再分析如何能解決問題,這時可以找周圍的好友、上級進行溝通,尋求幫助。如果問題一時不能解決,也不要選擇極端方式,“自殺只是逃避困難,還會對親人和周圍的同事造成心靈上的傷害。”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