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從心理學角度看
三分之二的憂郁癥患者有自殺的意念,而大約百分之十的憂郁癥病患會自殺成功。一旦憂郁到一個程度,對“死“這意念,會想得愈來愈多。再進一步就會想到自 殺, 及自殺的方法。但是最嚴重的憂郁癥患者反而沒有意志力及體力來實施自殺的計劃,卻是意志力及體力恢復到一個程度后,才把自殺計劃實行,這個我們稱為“不合 常理的自殺“。
約有三分之一的大眾在一生中曾有過自殺的意念;女性比較容易有自殺企圖,而男性則較容易自殺成功:高齡男性的自殺率最高;就中國大陸地區而言,自殺方法以吊死、勒死及窒息占最多,服毒居次;超過90%以上。自殺成功者在死亡時有精神疾病診斷,特別是憂郁癥、酒癮、藥癮、情感性 精神疾病及精神分裂癥等。身體疾病以及其他如鰥寡、獨居、經濟困難或無業、生活困境等因子會增加自殺危險性。多數憂郁自殺的人在事前多會發出一些“求救 “的訊息,若周遭親友多加注意很可能就可以防止悲劇的發生。
除社會學或心理學觀點來解釋人為何會采取自殺的行動。事實上,自殺也會受一些生理因素的影響。自殺有家族遺傳的傾向。精神科醫師在診查憂郁癥病患時,都會問到自殺方面的問題,家屬常常會不高興,當場抗議說我們在提示病患自殺。其實由病患的自殺念頭及計畫的內容,我們可以判斷他們的憂郁程度,而且幫助他們將“心中秘密“公開,講出來也會減輕自殺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被懷疑有自殺企圖的個案被問及是否有自殺意念時,常坦然承認,但接下來的反應則可能表現拒絕接受協助或不愿再深談。個案的自殺危險性高低必須加以 評估,以決定進一步處理的緊急程度;若個案強烈表達死的意愿、有確實的計劃以及打算使用致命性高的方法、出現要求個案***的聽幻覺、表達極度的絕望和對未 來的悲觀等,表示必須盡速加以處理否則會有立即的危險。另外,若個案有憂郁癥、焦慮、酒癮、過去自殺病史及家族史等,需考慮短期內的自殺可能性會提高。
如果經過評估,發現某人的自殺危險性相當高,應盡量協助其住院接受治療,在等待住院期間需有人隨時陪伴他以防不測,必要時需強迫拒絕治療的個人就醫。若他的 自殺危險性高但不致于相當急迫,首先應嘗試讓與他較親近的親友接觸,提醒親友要提高警覺并采取共同面對問題的方式與之接觸;其次,設法了解個人可能使用的 自殺方式并盡可能令其無法取得自殺工具;同時,通知他的輔導人員,輔導人員會盡量多與之保持連系并表達協助的意愿,透過此點,有時能有效降低他的自殺意念。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