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對自殺的模糊概念
社會上對自殺這種行為所持的態度和認識差別很大。其中有一些錯誤的觀念。若不加以糾正,對自殺預防不利。
1.自殺無規律可尋
自殺事件常常帶有突發性,一旦發生,周圍的人常感意外詫異。其實大部分自殺者都曾有過明顯的直接或間接的求助信息。他們在決定自殺前會因為內心的痛苦和猶豫而發出種種信號。
2.宣稱自殺的人不會自殺
當有些人向他人透露自己會自殺,尤其當用語帶有恐嚇成份時,他人以為他不過是說說而已,真正想死的人是不會把自己打算告訴別人的。其實研究表明,5O%的自殺企圖者在自殺前曾向他人談論過自殺,這種人很可能會有自殺的舉動,必須高度重視。
3.一般人不會有自殺念頭
很多人以為一般人不會有自殺念頭。但是國內外研究結果顯示,30%~5O%的成年人都曾有過一次或多次自殺念頭。對于性格健康,家庭關系好的人,自殺意念可能只是一閃而過,很少發展為真正的自殺行動;而性格或精神衛生狀況存在問題的人在缺乏社會支持時,自殺念頭有可能轉變為自殺的行為。
4.所有自殺的人都是精神異常者
有人認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自殺。但事實證明,自殺的人大多不是精神病人,只有2O%的自殺者是抑郁癥或精神分裂癥。大多數自殺者是正常人。
相關文章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