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大學生輕生的一些心理原因
近年來,有關青少年因心理問題引發的事件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尤其是發生在大學校園的傷害和自殺事件頻發。校園傷害和自殺事件為何多以高校為主?大學生知識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心理如何更加健康的成長?
心理學家調查報告顯示:27%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經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擾,66%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偶爾有心理方面的困擾,僅有2%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心理方面的困擾,另有3%的大學生選擇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由調查結果可知,有近九成多的大學生都有過心里方面的困擾。
心理學家發現,出現心理問題的人很多都與家庭溺愛脫離不了關系。總覺得自己一路走得都很順利,沒有經過什么大的挫折,有了問題喜歡逃避,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都沒有解決問題的想法,只是一味的鉆牛角尖。比如說,跟男朋友分手了,就會想是他對不起我,他怎么能這樣對我,而不會去想自己在這段感情中的失誤。其實這種把問題推到別人身上的做法,特別容易讓人想不開,或者有了極端的想法,做出極端的事情。還有就是沒有責任感,很多大學生動不動就自殺,難道他們都沒有想過父母會有多傷心難過難過嗎?對于父母的養育之恩又將如何報答,隨隨便便就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另外,學業也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尤其對于研究生或博士生來講,辛辛苦苦讀了很多年,可是出不了成果,整天面對枯燥的學術研究,很容易就會走上極端了。學校應該為學生多提供一些交流平臺,比如社團活動或其他的團體性娛樂、放松的活動,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去認識新的朋友,更多的交流和傾訴,這樣就不容易走上極端了
從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入手,多溝通,多理解,讓孩子能夠有更多“平等”的感覺。指責少一些,表揚和鼓勵多一些,不要把學習當作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更不要讓孩子覺得成績才是評判他們自身價值的唯一標準。
好文推薦:
相關文章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