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自殺想辦法為自己減壓
專家指出,抑郁是自殺的主因,預防自殺,要多關注抑郁患者。
她經常產生殺死丈夫后自殺的念頭
“擴大型自殺”危害更大
“我不想活了,真的,太痛苦了,可是我死后丈夫怎么辦?沒人照顧他,他會活受罪的。”一位趙女士打來電話說,她沒有兒女,也沒有工作,夫妻倆靠丈夫不足千元的退休金生活。可去年丈夫患腦梗塞癱瘓在床,這一病,使他們的生活變得異常艱難,她幾次想到死,卻擔心死后沒人照顧丈夫。“我有時想,先把丈夫殺死了,自己再自殺,這樣我們就全解脫了。”趙女士說,她時常被自己的念頭嚇一跳,擔心自己真會做出這樣的事兒來。
桑紅:趙女士的想法不是一時沖動,從她描述情況看,她有可能實施“擴大型自殺”。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自殺,表現為殺了自己最親密的人,如孩子、父母等,爾后自殺,一般有這種舉動的人都是抑郁癥患者。這類自殺危害更大,后果更惡劣。
專家提醒:對抑郁癥患者要及時詢問其有什么樣的想法,是不是想自殺,如果發現其有自殺的念頭就要及時監護,并送到專業心理機構治療。
他一時想不開就站在了窗臺上
“沖動型自殺”大家都要防
“前幾天,我突然想自殺,都站到樓邊上了,被妻子勸了回來,想想真險啊!一時沖動,險些失去生命。”張先生說,因為生意賠了,他情緒低落到極點。那天夜里,他怎么都睡不著,越想心里越堵得慌,于是拉開窗子想跳下去。妻子發現后,抱住他死死相勸。他仔細想過之后清醒了,也是,生意賠了可以再做,怎能被一件事兒擊倒呢?
鄭曉華:張先生是在一時沖動下欲自殺的,一般稱之為“沖動型自殺”。這種人一般對自殺行為及后果考慮時間短,所以很難預防。患者易感情用事,由于考慮過分簡單而自殺成功率極高。這種自殺,值得每個人終身預防。
專家提示:不能以一件事論成敗,要提示自己,人生沒有過不了的坎兒,遇事兒一咬牙就能過去,千萬別鉆牛角尖。
對誰都微笑的他吞下安眠藥
“微笑型抑郁”防不勝防
“他前段時間被確診為抑郁癥。可是最近好了,怎么又要自殺?”長春市民王女士說,丈夫是高級知識分子,因為工作壓力大,單位人際關系復雜,一年前曾被醫院確診為抑郁癥,此后一直積極治療。這段時間他表現特別好,對誰都笑呵呵的,也不像以前那么愛發脾氣了。可是前幾天,他又吞下大量安眠藥,企圖自殺,幸虧發現及時。
桑紅:王女士丈夫患的可能是“微笑型抑郁”。因為這種病隱蔽性較大,不像一般抑郁患者那樣總是愁眉苦臉,而是用微笑掩飾抑郁情緒,所以很難被發現。這種表現主要出自兩種原因,一種是怕家里人或身邊人知道自己的病情而用微笑掩飾,實則內心極為痛苦;一種是早已做好自殺的準備,認為自己馬上就要解脫了,表現出來一種放松。因此,對于以前有抑郁癥,突然情緒轉好的人,一定要多加注意,找專業心理醫生治療。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