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很OK 我們才有病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普及和發展,上網聊天和購物已經成了很多人每日必做的事情了。然而長期泡在網上,很容易養成網絡成癮癥,尤其是自制力不太高的年輕人。很多人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心理障礙,甚至出現了網絡自殺的行為。那么面對網絡成癮,我們應該怎么辦?
2009年5月14日,我國首個《網絡成癮診斷治療標準》通過國內眾多精神醫學專家的論證。“網絡成癮綜合癥”成為一種新型精神疾病,引起社會關注。本質上說,網絡成癮是一種心理障礙,多見于18-24歲的年輕人。這個年齡的人最孤獨,缺乏社交經驗,對健康無意識,容易患病。
虛擬社交依賴癥:今天你偷菜了嗎?
主要癥狀:1.玩開心網上癮,精神渙散不能集中,無心工作,為此放棄其他愛好和正常的社交活動。
2.每天在線6小時以上,夜以繼日,不惜早起晚睡。
3.癡迷于偷菜,偷到名貴菜內心特別有成就感。
4.一天不玩就產生焦慮情緒,一玩就很放松,將現實壓力拋于腦后。
殺傷力診斷:
1.如果過于沉迷于游戲,就會產生一種心理麻痹。一旦脫離虛擬世界回到現實生活,往往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為了找回快樂就又去上網,讓現實生活越來越壓抑。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2.性格孤僻的人正在主導社交網站。因為那些性格開朗、善于交際的人很難對社交網站保持長期的關注和興趣,正常的人際交往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往往玩一段時間就撤。而那些性格內向、不善交際的人才是社交網站的生力軍,他們不斷的注入熱情,即使得不到太多回報。
心理醫生告訴你,虛擬社交依賴癥是一種隱形病,很多人身在其中,卻毫無知覺。如果你確信可以控制自己,則適度放松有益身心。但如果你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現在放手還來得及。
1.網絡自殺,得以真正解脫。
網絡自殺在中國十分罕見,在歐美,網絡自殺很普遍。Facebook上有人建立了網絡自殺小組,數百人上演集丨體自殺。痛苦的網民注銷社交網站的帳戶,刪除博客上的一切日志和網絡上能刪除的和自己有關的內容,然后在網絡上徹底消失。當他們殺掉自己的網絡人格后,現實人格馬上得到了改善。
2.社交網絡會通過減少人與人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增加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
越來越多的與社會隔離會改變基因的工作方式,打亂免疫系統、激素水平和動脈功能,還可能影響智力表現這會增加患癌癥、中風、心臟病和癡呆等病癥的風險。
眾所周之,運動是釋放壓力的最好途徑,而有氧運動無疑是最有效的方式。增加運動量不但能調節身體機能,還可以分散注意力,轉移壓力,降低患各類疾病的風險。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