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建議:防自殺注意8個準則
面對社會的發生和越來越大的社會競爭,很多人都要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如感情、家庭、經濟、人際等等。這導致了很多人都出現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也導致了自殺行為的不斷發生,那么面對這樣的心理我們我們該怎樣去預防呢?以下就讓心理專家來為大家一一解答吧。
接聽電話技巧
面對自殺者的“求助”信號
北京市心理援助熱線是全市開設的第一條心理援助熱線,擁有40多名專業熱線咨詢人員,至今已對6000余次高危來電進行了有效干預。熱線咨詢員能專業地抓住并運用危機者渴望生存的愿望,提供即時心理支持和危機干預,降低來電者的自殺風險。他們有8個準則:
1、關注此時此刻,而不是糾纏于過去一直未解決的心理問題,安全第一。目標是:通過安撫減緩來電者的焦慮、恐懼、絕望等負性情緒體驗,給予情感上的支持,減低自殺的危險程度。
2、態度真誠、鎮定,傳遞出專業的助人態度和能力,取得來電者的信任。
3、對高危來電有高度的敏感性,及時、準確評估來電者的自殺危險程度。
4、識別來電者的危機狀態,已實施自殺行為,立即評估來電者的軀體狀況,實施自殺的時間、方式、致死性。在線上指導來電者采取自助處理方式,必要時聯系其家人送急診室接受救治。
5、如非立即實施或剛剛實施自殺行為,給予來電者情緒宣泄的時間和機會,對其感受給予理解和認可。
6、尋找讓來電者繼續生存下去的希望和理由,告知自殺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極端、不可逆方式,愿意與其尋找解決問題的其他方法。
7、聯系高危者的家人,鼓勵家人陪伴、理解、支持和幫助,必要時帶高危者到專業機構就診。
8、對危機來電者做后期高危隨訪,適時做進一步干預。
現場干預手記
救回站在21層窗外的自殺者
在中國,自殺是人口的第5位死因,15-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但生活中,我們很多人缺乏預防自殺的知識,有的甚至會做出不尊重生命的舉動刺激自殺者。因此,現場危機干預技巧就顯得非常關鍵。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