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自殺的背后更渴望得到關愛
自殺的原因有很多,那他們為什么自殺呢?許多案例告訴我們,自殺背后都有一段讓人傷感的故事。很多人選擇自殺都是因為生活讓他無所依戀,所以才選擇了自殺,其實,他們更渴望得到關愛。
喊著要自殺的一個都沒死,不想死的卻死了。喊著要自殺的只是想傳播痛苦,把這種痛苦傳遞給其他人,而他們卻并非想離開這個世界。很多人相約自殺,離開這個可悲的世界,這些人死亡的背后卻是更希望得到關愛。
失戀、壓力大成輕生原因
為什么他們要拉上別人自殺?
一名心理專家的一句話似乎給出答案,“相約自殺者更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愛,他們希望在生命的盡頭有人陪伴,同時,人多也會催化他們自殺的勇氣。”
有關醫生曾遇到過類似相約自殺的案例,以心智還未發育完全的中學生為主,并且以城市的孩子為主。城里的孩子小時候還有一些自己的空間,一旦上了學后,自己的空間就被大量的課程擠壓,缺乏玩耍的時間,與家長或伙伴們的溝通交流也變得少了很多。
劉俊德說,孩子們遇到壓力后,如果沒有途徑去釋放,很容易通過電視或網絡的傳播,去模仿他人的一些過激行為。
他們并非對世界感到絕望,只是心理發育不成熟的階段,尋求一種釋放的刺激,通過“自殺”這個本身就吸引人眼球的行為,與同齡人產生溝通與互動,在團體內贏得一些關注,引起別人的注意。
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圖片或視頻,應受到監管
“自殺分為沖動型自殺和抑郁型自殺,有是否絕望之分。”劉俊德說,沖動型的對世界并非絕望,有了這種念頭后,為自殺而自殺,沒有任何目的,瀕臨死亡時會感到后悔。
“相約自殺”值得關注,他們年齡相仿,在一起有共同語言,如果形成一個群體,會產生共鳴,并且堅定性要強很多,在相互信任的情況下,自殺則更容易實現。
劉俊德說,網絡也是有責任的,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圖片或視頻,應受到監管與控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有害信息的傳播。網站應加強監管,避免有害信息傳播。
“這是一種會"傳染"和蔓延的社會現象”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說,從社會心理學方面分析,單獨一個人自殺,在過程中受到不可避免的恐懼,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很難下定決心或干脆放棄。但如果自殺行為是一個群體決定,堅定性相對要強很多,自殺更容易實現。因此自殺者選擇“相約自殺”,也是出于這種相互促進的強化作用。
“我認為這是一種會"傳染"和蔓延的社會現象。”夏學鑾說,還有個不容忽視的趨勢是,自殺者通過視頻和圖片的形式,把自己的自殺過程記錄下來,發布到網絡上,會引起更多人仿效。
如何疏導、防范此類悲劇發生?夏學鑾認為,要有針對自殺行為的心理危機干預,建立基于網絡和社區的心理危機干預中心,在發現有自殺苗頭或發出呼救的情況下,家屬和社會各方能夠及時反應,采取日常監督、行為控制等干預措施,讓有自殺傾向者處于受保護的狀態。
“相約自殺”如何定罪?
市檢察院湯濤處長對“相約自殺”分析后認為,應當分為兩點,如果是存在引導、積極爭取、希望對方產生自殺行為,并造成嚴重后果的,導致他人自殺的行為,應為直接故意殺人。
如果是幾個人相約共同自殺,一人死亡,而另外一人逃生的,例如一對戀人說好一塊跳河,女子跳了下去死亡,男子卻生怯沒跳,那么應為間接故意殺人。
此外,湯濤表示,相約自殺群、網站組織者或網絡運營商,在造成嚴重后果的情況下,也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對話“相約自殺”
“其實這些人并不一定想自殺,每天就是在抱怨”
昨日,記者在QQ群中查找“自殺吧”,搜索已遭屏蔽,但通過尋找,記者加入一個名為“我們來自殺吧”的QQ群,這個群只有20多人。
采訪并沒有想象中順利,在線的成員十分警惕,不斷詢問記者的身份。
短短5分鐘后,記者被踢出群。期間,只有兩人發出感慨,“我在思考如果快點死掉”,“我害怕死,但我不怕面對生活的挫折”。
此后,在一個“慢性自殺”的群里,記者與網友“花開花落”聊起來。
“花開花落”說,想要加入這樣的群很不容易,很多群一定要經過身份驗證,還得和群主對上“暗號”。
上高中時,“花開花落”就加入了這個群,當時學業的壓力,同學之間的競爭,父母的不理解,讓她感覺活著“沒有一點意思”,在網上經人介紹認識了很多自稱“想自殺”的人。
“其實這些人并不一定想自殺,他們每天就是在抱怨,遇到不公平、挫折、不舒服,都會在群里發泄,那時候感覺群里很陰暗。”
“花開花落”逐漸受到這些情緒的影響,有時半夜偷偷和網友談論如何“自殺”,當時還有人在群里賣藥,有賣安眠藥的,還有賣氯化鈉的。
考上大學后,身邊的朋友逐漸增多,“花開花落”仿佛跳出了這個圈,看了一些網絡上的報道,發現那些成天抱怨要自殺,甚至約其他人一起自殺的,只是以“自殺”這個詞來獲取他人的注意,兩三年了也沒見到群里有誰自殺過,“不過回想一下,還是有些后怕。”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