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自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自殺,不論在什么情形下都是一個下策。沒有人會鼓勵自殺行為。即使在宗教方面,也是盡量勸導人們要珍惜生命。只是在表現的形式上不盡相同而已。那么,佛教又是怎樣看待自殺的呢?
不管人死后有沒有輪回這一說法,但是目的都是希望人們能夠保持一顆堅強、善良的心,樂觀看待生活。
佛教對自殺的看法
01、自殺是大罪(即非常重的殺生戒),只會墮落(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
02、自殺后的亡識在死后有二種墮落方式:甲、反復墮落;乙、直接墮落地獄。
03、自殺后的亡識除極少數及極特別的個案外,極少得人身。下一生得人身的機連一萬億分之一的機會都未必有。
04、自殺絕對是一種逃避。自殺不可以解決問題,只會令往后的問題更多。如果你逃避了,往后的痛苦會更大更深。
05、眾生在輪回中皆受宿生的業力支配,不能自主,豈能以自殺一了百了?自殺是錯誤的解脫,往后的痛苦更大更深。
06、自殺是極度自私的行為,自殺者只知道自己的痛苦,卻不知道亦傷透愛他的家人及朋友的心!
07、自殺者在死后會感受很大很大的痛苦,自殺者的親人等應立即替自殺者祈禱及延請僧人超度,以減輕其痛苦。
08、自殺后的亡識離開身體后,極可能為厲鬼所攝持。
09、若自殺系由于含冤或因受到不合理對待而含恨自殺而造成的,死后很容易變成厲鬼,都要找替身;若找不到替身,就連輪回的資格都沒有,要當孤魂野鬼去了。此等含冤而自殺的靈魂,尤須解冤釋結。
10、有少數自殺而不落三惡道的情況,例如忠臣殉國、烈女為保貞操而殉節,死后仍可升天。但仍然要受自殺的果報,不能擺脫輪回。
星云大師在開示中說過:“中國人說好死不如歹活,但是有些人覺得自己活得沒有意思,所以想要自我了斷。他認為這么做又不會傷害到別人,和他人有什么關系,哪有什么道德不道德的問題呢?其實,在佛教看來,自殺仍然是殺生,是不道德的行為,佛法不允許人自殺。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并不是屬于個人所有,這具血肉之軀,最初是由父母結合而生養,并且從社會接受種種所需以茁壯、成長。生命的完成是社會大眾的眾緣所成就,當然也應該回報于社會大眾,因此每一個人都有義務使自己活得更幸福、更有意義,但是沒有權力毀滅任何的生命。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活出歡喜、活出希望,尤其活出心中有世界、有眾生、有因果、有道理。就像前面提到,每個人的生命都不是自己的,生命是天地間共生共有的,自己只有資格把自己奉獻為大眾,只有盡力讓生命活出意義與價值,但沒有摧殘生命的自由。”
有自殺傾向的人群,心理承受著極大的痛苦,之所以會選擇自殺,一定是精神受到長期煎熬、處于即將崩潰的邊緣。這時候身邊人要做的就是向當事人盡量傳遞積極與陽光,讓他們重新燃起生活下去的勇氣。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