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人最缺的四大食物
現在我國的經濟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每天吃的足夠多,不缺營養了,但是飲食專家卻說,我國人民的飲食習慣導致國民缺乏營養,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看我們都缺什么營養。
奶類
調查顯示,我國城鄉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奶類制品的攝入量為26.5克,遠遠低于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建議攝入量100克。
奶類是營養比較全面的食品,其中鈣含量很高,并且容易被身體吸收和利用。
鈣攝入不足,骨骼健康就得不到保證。研究顯示,老年時期骨質疏松和骨折的發生,與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奶類消費頻率和總量偏低有關。還有研究發現,給生長發育中的兒童少年補充奶類,有助于身高和骨量的增長。
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每天喝一杯200毫升左右的牛奶,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選擇酸奶,體重超重的人最好選擇脫脂奶或低脂奶。
豆制品
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干豆類攝入量為4.2克,豆制品攝入量為11.8克,遠低于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建議攝入量30~50克干豆和相當量的豆制品。我們強調大家多吃豆制品是基于近20年來國人膳食模式的變化。
調查顯示,國人吃動物性食物越來越多,導致脂肪攝入量過多,是導致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高發的危險因素之一。
大豆類制品的特點是優質蛋白質含量高,不飽和脂肪酸占有一定比例。
增加豆類的攝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動物性食物消費過多帶來的肥胖風險,有效預防慢性病的發生。除了建議老百姓多吃容易消化的豆制品,我們也呼吁食品加工企業生產出更多口味多樣化的豆制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粗糧
近20~30年,我國城鄉居民糧食吃得越來越少,特別是粗糧減少的明顯,這導致國人維生素B1攝入量從每天 2.5毫克降到了1.0毫克。
粗糧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研究顯示,粗糧的消費量和慢性病呈“負相關”關系,多吃粗糧,患慢性病的風險 就會小一點。值得一提的是,粗糧中富含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有效預防結腸癌。
建議每天吃50~100克(1~2兩,干重)粗糧,學會粗糧細做和粗細搭配。
粗糧細做有助于人們更好地適應粗糧的口感。其中熬粥的方式值得推薦,將紅豆、綠豆等豆子和高粱米、薏米、燕麥、小米、黑米、大黃米、大麥米、蕎麥米等雜糧混在一起煮,既簡單又好吃。還可以做些雜面 食品,把小米、玉米、蕎麥等雜糧磨成面,和白面混在一起,做成饅頭、面條或煎餅,更容易讓人接受。
水產品
我國居民的水產品消費量一直較低,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人每天魚蝦類的攝入量為29.6克,遠低于中國 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75~150克。
水產品含優質蛋白質多,脂肪含量相對豬肉等紅肉低,而且含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于促進大腦發育,維護心腦血管的健康。
因此,建議大家經常吃些水產品,一個禮拜兩三次為宜,最少也要做到每周吃一次,三文魚、黃花魚、小平魚等水產品都不錯。
魚最好的吃法是清蒸或燉煮, 盡量避免煎炸。
看下我們平時吃的食物,一般以米飯為主,加上油膩的烹制方法,而且肉類以豬肉為主,還喜歡燒烤,腌肉等這樣不健康的食物,這樣的國民飲食才導致我們雖然吃的多吃的雜但是還是缺乏營養。
-
女性緩解更年期飲食需要注意什么?當女性處于更年期時候是很困擾的,各種問題要怎樣解決呢?
-
讓孕婦愛吃又營養的四大美食懷孕的時候我們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身體比較虛弱的,而且在懷孕的時候,飲食方面也會有著非常多要講究的,這個時
-
女性養顏美容的食物有什么隨著年齡在慢慢的增長,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衰老的,尤其是對于愛美的女孩子來說,都特別希望自己可以達到青春永駐的,
-
哪些食物含膠原蛋白呢其實我們都知道,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工作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了,而且人到了25歲以后,皮膚就會慢慢的衰老,這個時候就會導致膠原蛋白
-
常吃洋蔥好嗎 洋蔥怎么做好吃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是喜歡吃洋蔥的,經常吃洋蔥的話,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效果的,那么經常吃洋蔥,到底給我們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