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的超級特色風味美食
來到張家界,就不得不嘗一下當地的美食,土家美食以酸、辣以及腌制食品為主,這里推薦幾個超級特色菜:
1、石耳燉雞鴨
巖耳為長在陡峭的懸崖峭壁上形似木耳的一種植物,因采摘困難所以極其珍貴,味鮮美,極富營養,與雞鴨共燉好比人參燕窩。色澤淡黃,聞之香味儒雅卻讓人不可抗拒,嘗之更是口舌生津,有補身健體,美容養顏之功效。此菜自明清開始就是土司每年必獻給皇上的供品,據說每年皇帝大宴群臣也必上這道菜,想要嘗嘗做皇帝的滋味就好好享受這道菜吧。
2、泥鰍鉆豆腐
土家菜一絕,先把小泥鰍放在缸里或壇子里,倒清水并放少量的食鹽,喂養一夜,等泥鰍吐盡肚子里的泥沙和其他雜質,再用清水沖洗,并將活鮮鮮的泥鰍倒入嫩白豆腐內,讓它們亂鉆,等把豆腐鉆出若干個小眼,再下油鍋燉煮,并加上花椒、蔥花、味精、生姜末、醬油等。這道菜營養特別豐富,又特別鮮嫩,其味特美,是土家人招待貴客的美味佳肴。
3、酸酢魚
是土家族及苗族的一種鮮為人知的美食。就是將捕捉到的新鮮小魚,破肚洗凈,裹上米粉(米粉中放少許食鹽,調勻),然后放進菜壇內,腌撲3~5天,待有酸味后再挖出來用茶油炸熟,這樣色澤金黃,味道又酸又香,十分可口。
4、土家三下鍋
說起三下鍋,來過張家界的人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相傳明朝嘉靖年間,朝廷征調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線抗倭,恰好趕上年關,為不誤軍機,土司王下令提前一天過年,于是臘肉、豆腐、蘿卜一鍋煮,叫吃“合菜”,以后演變成了三下鍋。 張家界市區三下鍋店舉步皆有,有專門的豆腐店、腸子店、豬肚店等其中最出名的有鳳灣橋頭的胡師傅三下鍋,鳳灣路口的軍哥腸子館,永順酸菜羊肉館以及紫舞路紅旗賓館附近的李師傅脆肚店,這四個店在張家界本地真可謂是頭等搶手,每天到吃飯的時候都是座無虛席,價位從15~50元/鍋不等,好吃實惠,并且上菜之前還有張家界地道的酸蘿卜、霉豆腐、酸菜等小吃開胃,在這里你真可以體會到吃得暢快淋漓的感覺。
還有苦瓜燉鮮魚,嫩白瓜(小南瓜)燉干牛肉,血豆腐,荷渣,沅古坪臘肉,梆梆肉(石蛙肉),魚兒辣子,火燒茄子,火燒辣椒配皮蛋等等都是土家獨一無二的特色。
-
經期排污血有禁忌 吃對食物更輕松有很多的人們在月經期間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排除自己的武學,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對于一些飲食來說食物也會變
-
做湯圓的4大健康做法每到正月十五,可能大家都特別喜歡吃湯圓,但是在店里買的湯圓也沒有自己做的比較好吃,所以現在就為大家做四個健康做湯圓的一些
-
肥腸面的做法有哪些步驟面食是我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很多人都喜歡吃肥腸面,實際上肥腸面做起來并不麻煩,肥腸面作為一種面食,是川菜里面常見的一
-
營養食譜推薦:香菇燜海參香菇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菌類食物,海參更有海底人參之稱,這兩種食物搭配在一起更是能夠互補不足,為營養加分,但是怎么做才更好吃
-
陜西好味道——岐山哨子面去了陜西如果不吃吃當地的面食,那就不要說你去過陜西了,而在陜西的面食中有一道岐山臊子面,更是非吃不可的美食,當然,想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