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至今:美味面食的來歷
一、燒餅面棗
曾在一本雜志上讀到過《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饃》一文。文章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用小鵝卵石炕熟"石子饃"的制法及"石子饃"產生、發展的過程,讀起來很有意思。
然而,元明之際的蘇南地區也有一種用白沙或白土炕熟的面點,叫做"燒餅面棗"。韓奕在《易牙遺意》中對其制法有著詳細的介紹:"取頭白細面,不拘多少,用稍溫水和面極硬劑,再用搟面杖押倒,用手逐個做成雞子樣餅,令極光滑,以快刀中腰周回壓一豆深。鍋內熬白沙坑熟,若面棗。以白土坑之,尤勝白沙。又搟餅著少蜜,可更日不干。"看來,這種"燒餅面棗"的制法要比"石子饃"更復雜一些。主要就在于這種"餅"的形狀不是通常的扁圓形或長方形,而是要做成如"雞蛋"一般的橢圓形,然后還要在外表刻上一道道細紋,猶如蜜棗上的紋路一樣。
這里還應當指出,古代"餅"的概念和今天已經不盡相同。在古代,面條可以叫做"湯餅",饅頭可以稱為"蒸餅"。所以,這"棗"形的面制品被稱為"燒餅面棗"也就不奇怪了。令人遺憾的是,"石子饃"至今仍在生產,而"燒餅面棗"卻早已不見制作。筆者以為,倘若條件許可,有關單位若能將其挖掘生產出來,想必會受到市場的歡迎。
二、卷煎餅
春卷是一種美味可口的油炸食品。初春時節,江浙一帶的城鎮均有出售。它那焦黃的外皮,鮮嫩的餡心,誘人的香味,對食客頗具吸引力。
可是,關于春卷形成的時間,筆者卻一直未能找到答案。最近,筆者在翻閱《易牙遺意》的時候,忽然發現其中的"卷煎餅"就是不折不扣的"春卷"。卷煎餅的制法如下:"餅與薄餅同,用羊肉二斤,羊脂一斤,或豬肉亦可,大概如饅頭餡,須多用面糊粘住,浮油煎,令紅焦色。五臘醋供……"接著,筆者又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看到一例"卷煎餅",除餡心外,其制法和《易牙遺意》中描述的基本相同。可見,至遲在元代,我國便已有多種餡心的"春卷"出現,只不過其名稱叫"卷煎餅"罷了。
-
經期排污血有禁忌 吃對食物更輕松有很多的人們在月經期間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排除自己的武學,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對于一些飲食來說食物也會變
-
做湯圓的4大健康做法每到正月十五,可能大家都特別喜歡吃湯圓,但是在店里買的湯圓也沒有自己做的比較好吃,所以現在就為大家做四個健康做湯圓的一些
-
肥腸面的做法有哪些步驟面食是我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很多人都喜歡吃肥腸面,實際上肥腸面做起來并不麻煩,肥腸面作為一種面食,是川菜里面常見的一
-
營養食譜推薦:香菇燜海參香菇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菌類食物,海參更有海底人參之稱,這兩種食物搭配在一起更是能夠互補不足,為營養加分,但是怎么做才更好吃
-
陜西好味道——岐山哨子面去了陜西如果不吃吃當地的面食,那就不要說你去過陜西了,而在陜西的面食中有一道岐山臊子面,更是非吃不可的美食,當然,想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