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食文化 獅子頭的歷史
說到肉類沒事,獅子頭可謂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道。食客們都是知道的,在揚州著名飯店,獅子頭為招牌菜。蟹粉獅子頭,清燉,一盅一顆,輔以菜心,鮮美無比,真正的入口即化。由于這個原因,吃這道菜,須得借助調匙撮取。下面大家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關于獅子頭的歷史。
做獅子頭,要領有兩條:一是肥瘦之比為3:7;一是細切粗斬(不要斬成肉糜狀)
一向讓人詬病的單位食堂,近來有了一點令我欣慰的變化——原來石骨鐵硬的肉圓,因為里面含著一顆蛋黃而變得滋潤起來。這一小小的變化,耗費物力不算,人力也加重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好吃了。現在的經營者們不大關心開源節流,而對產品的“附加值”看得很重,說穿了,是拉得動“內需”。單位食堂肉圓之變化,是不是出于這個目的?我這個人比較粗心,倒是沒注意是否漲了價。
肉圓這個菜,幾乎是所有單位食堂的保留菜,如果再要舉兩例的話,那就是排骨和炒蛋。雖然這幾味菜人見人恨,但還得吃,而且吃不厭。怪!
有人考證,《齊民要術》上說,《食經》(南北朝)上記載的“跳丸炙”,就是獅子頭的遠祖。我是不大相信的,因為從字面上看,“跳丸炙”很像是關東煮或串燒里面的貢丸,和獅子頭體量上不般配。
其實,最初的獅子頭另有名稱——葵花劖肉。
當年隋煬帝沿大運河南下,至揚州,對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勝十分贊賞,吩咐御廚以此四景為題,制作四道菜肴。御廚們挖空心思,終于做成了松鼠鱖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和葵花劖肉四道菜。其中的葵花劖肉,便是如今婦孺皆知的獅子頭。
或問,葵花劖肉怎么會變成獅子頭了的呢?
一說,唐時郇國公韋陟大宴賓客,家廚韋巨元仿做煬帝喜歡的四道菜。葵花劖肉上桌時,只見其外形雄厚墩實,精美絕倫,好似猛獅頭顱,獲得滿堂喝彩。賓客們乘勢大拍馬屁:“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應佩獅子帥印。”郇國公被捧得找不著北,大樂,曰:“為紀念今日盛會,不如把‘葵花劖肉’改名為‘獅子頭’吧。”獅子頭之名,遂流傳至今。
因為中土不產獅子,罕見,所以人多憑想象。只要看中國的石獅子與非洲雄獅多么的不同,即可知訛誤之大。應當說,所謂獅子頭,只是取中國石獅之形而已。如果前人對于非洲獅有足夠的認識,哪里會把肉圓叫成“獅子頭”呢!
我發現,真正把肉圓稱為獅子頭的人其實并不多,恐怕只限于江南一帶。比如揚州人稱大肉圓,正宗一點的叫法是“劖肉”。清代著名菜譜《調鼎集》卷二,有“大斬肉圓”條而無“獅子頭”條;清人林蘭癡《邗江三百詠》詠“葵花肉丸”云:“賓廚縷切已頻頻,團此葵花放手新。飽腹也應思向日,紛紛肉食爾何人。”也不提及“獅頭”。可證。
-
經期排污血有禁忌 吃對食物更輕松有很多的人們在月經期間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排除自己的武學,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對于一些飲食來說食物也會變
-
做湯圓的4大健康做法每到正月十五,可能大家都特別喜歡吃湯圓,但是在店里買的湯圓也沒有自己做的比較好吃,所以現在就為大家做四個健康做湯圓的一些
-
肥腸面的做法有哪些步驟面食是我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很多人都喜歡吃肥腸面,實際上肥腸面做起來并不麻煩,肥腸面作為一種面食,是川菜里面常見的一
-
營養食譜推薦:香菇燜海參香菇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菌類食物,海參更有海底人參之稱,這兩種食物搭配在一起更是能夠互補不足,為營養加分,但是怎么做才更好吃
-
陜西好味道——岐山哨子面去了陜西如果不吃吃當地的面食,那就不要說你去過陜西了,而在陜西的面食中有一道岐山臊子面,更是非吃不可的美食,當然,想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