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餃子的2則傳說小故事
餃子不僅是中國飲食界的象征,同時也是北方人的傳統主食。有的人或許知道吃餃子的習俗在中國很早就開始流傳至今了。其實很久以前,關于餃子的傳說還有這些,可見吃餃子的習俗,還是有來歷的哦。
早在三國時期的《廣雅》一書就提到過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有1400多年的歷史。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屆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除史書記載外,民間還另有一則傳說。從前有個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顧尋歡作樂,鬧得國家貧窮,百姓怨聲載道。一天,奸臣潘奇叩見皇上,說“人若能吃百樣飯,就可增壽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選名廚,讓他一日三餐做新樣,吃到百種飯,不就如愿以償了嗎?”皇上聽后,即出告示,舉國招選。
不幾日,各地廚師來到京里,經殿試,蘇巧生被選上。從此,蘇巧生憑高超技藝為皇上做了九十九個花樣的飯菜,皇上很滿意。這一夜,蘇巧生很高興。心想明天再做一樣飯就可回家與親人團聚了。但到做飯時,竟不知該咋做最后一頓飯。他想到自殺逃跑,還想到毒死這個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正在悲傷的時候,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舉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亂擱上調料,用白面皮包了許多小角子,然后放在開水鍋里煮熟,當成最后一樣飯給皇上端去。蘇巧生正木呆呆地坐著等死,誰知皇上吃了這餐飯后,竟穿著睡衣跑進廚房說:“今日這頓飯最香,這叫什么名字?”蘇巧生聽罷,長長地嘆了口氣,隨后抬頭看見這種扁扁的東西,信口答道:“這是民間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蘇巧生繼續給他做飯,巧生對這個貪得無厭的昏君氣憤極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廚師,就學著包扁食吃。這樣,一代一代,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以上就是給大家介紹了關于餃子的傳說,以及餃子的來朧去脈,讓大家除了平時可以吃五花八門的餃子之即。也知道餃子在古代的傳承做法。餃子是很久就相傳下來的一種飲食特色,了今天人們依然對餃子百吃不厭。
-
經期排污血有禁忌 吃對食物更輕松有很多的人們在月經期間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排除自己的武學,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對于一些飲食來說食物也會變
-
做湯圓的4大健康做法每到正月十五,可能大家都特別喜歡吃湯圓,但是在店里買的湯圓也沒有自己做的比較好吃,所以現在就為大家做四個健康做湯圓的一些
-
肥腸面的做法有哪些步驟面食是我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很多人都喜歡吃肥腸面,實際上肥腸面做起來并不麻煩,肥腸面作為一種面食,是川菜里面常見的一
-
營養食譜推薦:香菇燜海參香菇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菌類食物,海參更有海底人參之稱,這兩種食物搭配在一起更是能夠互補不足,為營養加分,但是怎么做才更好吃
-
陜西好味道——岐山哨子面去了陜西如果不吃吃當地的面食,那就不要說你去過陜西了,而在陜西的面食中有一道岐山臊子面,更是非吃不可的美食,當然,想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