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古今酒德 量力而為
酒逢知己隨人量
在中國的社會風俗中,無論感情還是業務上的溝通,交流情感都是核心內容。宴請別人或受邀赴宴,飲酒首先要克服酗酒的態度,提倡量力而行。這一點自古便有此說法。明朝莫云卿在《酗酒戒》中堅決反對有的人不考慮實際,崇尚豪飲,“夫不解于酒德,而襲古人之跡,故有傷生滅德之咎”。他認為,飲酒以“唇齒間覺酒然以甘,腸胃間覺欣然以悅”為佳,此后就應“覆觴止酒”。他認為那種強人所難,迫人飲酒者,“非良友也”。
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宋書玉副秘書長認為,這種提法時至今日依然提倡。根據個人對酒的適應能力把握好一個量,對自己、對別人都是一種尊重。這是當代國人飲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古人云‘酒逢知己千杯少’,現在更應該提倡的是‘酒逢知己隨人量’,能喝多少喝多少,達到情感交流的目的就行了。這一點無論對于敬酒者還是受敬者來講都是如此。”
飲酒桌上誠為先
飲者自律,勸者適度,有的客人確實不善飲酒或有某種原因不能多飲時,不可執意勸酒;和客人碰杯是親密友好的表示,但不必附加“先干為敬”的條件要求客人喝完。所謂“感情淺,舔一舔;感情深,一口悶;感情薄,夠不著;感情厚,喝不夠;感情鐵,喝出血”,“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才算義氣人”,“今天共喝哥們兒酒,不喝醉了不罷休”,客人不能干杯,就是“看不起我”之類,全是無稽之談。有的人三杯酒下肚,就不論別人酒量大小,“豁拳行令促你喝,花言巧語勸你喝,巧找借口灌你喝”,非把別人灌倒不可,使人十分難堪。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過:“酒極則亂,樂極生悲,萬事盡然”。主隨客便,讓酒宴充滿和諧友好氣氛,是最圓滿的飲宴境界。
敬酒固然表達一個誠意,敬酒者要喝干酒杯,受敬者則可隨意一些。然而,有的人酒量不好,“以茶代酒”的做法并非不恰當,只是酒桌上需要一個“誠”字體現。宋書玉認為,酒桌上那些以水代酒或者弄虛作假的行為是非常不好的。喝酒本身應依個人生活、身體狀況以及對酒的喜好程度各有不同,不應強求。
-
孕婦哪些飲料可以喝 8種飲料孕婦可適宜飲用即使孕婦當中有非常多的飲料,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的,有很多的孕婦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和飲料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
-
六大功效讓你更愛紅酒養生紅酒逐漸的走入我們的生活,是一種生活品質的提升,也可以是一種新的保健養生的方法,在生活中大家應該聽說過紅酒的一些基本的保
-
檸檬汁也有你所不知道的作用說到檸檬汁,你一定會想到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口水直流吧。其實檸檬汁不僅僅是口味極美,它的作用也不小呢。那么檸檬汁的作用有哪
-
茶飲料成分應該如何分析呢茶飲料成分我們一直都只能從茶的名字上得到一點啟示,但是專家告訴我們,我們不能這樣簡單的從茶的種類去分析茶的營養價值與成分
-
喝碳酸飲料的禁忌有哪些?每逢過年過節,我們的餐桌上總少不了一些碳酸飲料,對于碳酸飲料的好處與危害的相關爭議從最初的生產制售,到新如今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