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介紹 小兒夜啼的三種外治法
小兒夜啼,就是指小兒在夜間啼哭,白天睡得好好的,到了晚上就啼哭不止。啼哭是寶寶的特長,但是夜啼則是一種病,多見于新生兒及6個月內的小嬰兒。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小兒夜啼呢?又該如何治療呢?
夜啼的原因:
脾寒腹痛是導致夜啼的常見原因。常由孕母素體虛寒、恣食生冷,胎稟不足,脾寒內生。或因護理不當,腹部中寒,或用冷乳哺食,中陽不振,以致寒邪內侵,凝滯氣機,不通則痛,因痛而啼。由于夜間屬陰,脾為至陰,陰盛則脾寒愈甚,腹中有寒,故入夜腹中作痛而啼。
若孕母脾氣急躁,或平素恣食香燥炙烤之物,或過服溫熱藥物,蘊蓄之熱遺于胎兒。出生后將養過溫,受火熱之氣熏灼,心火上炎,積熱上擾,則心神不安而啼哭不止。由于心火過亢,陰不能潛陽,故夜間不寐而啼哭不寧。徹夜啼哭之后,陽氣耗損,無力抗爭,故白天入寐;正氣未復,入夜又啼。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心主驚而藏神,小兒神氣怯弱,智慧未充,若見異常之物,或聞特異聲響,而致驚恐。驚則傷神,恐則傷志,致使心神不寧,神志不安,寐中驚惕,因驚而啼。
總之,寒則痛而啼,熱則煩而啼,驚則神不安而啼,是以寒、熱、驚為本病之主要病因病機。
夜啼的外治法:
敷涌泉法:吳茱萸、梔子各10克,共研細末,雞蛋一個,取其蛋清,將藥末調制成兩個藥餅,于晚間睡前敷雙足涌泉穴,以膠布固定,次晨取下。此法適用于有心經積熱引起的小兒夜啼。
貼臍法:丁香、肉桂、吳茱萸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晚臨睡前取少許,用溫水調成糊狀,敷滿臍眼,以膠布覆蓋,每晚換藥一次。連用3~5天,此法適用于脾臟虛寒所致的小兒夜啼。
熱熨法:干姜、小茴香各等份,研粗末,放鍋內炒熱,用紗布包裹,趁熱從胃脘熨至小腹。注意保溫,防治燙傷,可多次反復使用。此法適用于脾胃虛寒型夜啼。
相關文章
-
兒童鼻炎怎么辦?鼻炎試試這些中醫療法鼻炎會引起鼻塞問題,并且會出現呼吸困難的問題,不良生活習慣容易導致鼻炎,感冒發燒也會導致鼻炎發病,免疫功能低下也會誘發鼻
-
中醫如何治療小兒咳嗽?小兒咳嗽要通過中醫治療,能有效改善咳嗽的癥狀,中醫不會影響到孩子身體的健康,但是要注意正確用藥量,避免私自用藥,根據醫生
-
兒童感冒中醫治療效果如何?感冒是兒童比較常見的疾病,由于兒童免疫功能比較差,平時應該要注意身體保暖,家長要做好孩子身體的保暖工作,避免孩子身體著涼
-
中醫治療小兒鼻竇炎效果如何?感冒不及時治療有可能會演變為鼻炎,鼻炎會導致孩子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機體健康,容易導致孩子體內缺氧缺血
-
慢性鼻竇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鼻竇炎的治療難度比較大,尤其是慢性鼻竇炎,容易出現復發的情況,因此要注意正確采取方法來治療鼻竇炎,否則會影響到鼻竇炎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