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 / 第五章 肝膽病證 3
膽脹是指膽腑氣郁,膽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脅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
膽脹多發生于40歲至65歲年齡組,女性多于男性,且以偏肥胖體型為多見。當今膽脹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原因可能與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有關。中醫藥治療本病效果較好,遠期療效尤其是減少復發的療效更為顯著。
膽脹病始見于《內經》。《靈樞·脹論》載:“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不僅提出了病名,而且對癥狀描述也很準確。《傷寒論》中雖無膽脹之名,但其所論述的一些癥狀,如《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的“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辨少陽病脈證并治》中的“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等都類似本病,該書中所立的大柴胡湯、大陷胸湯、茵陳蒿湯等皆為臨床治療膽脹的有效方劑。其后《癥因脈治》治療膽脹的柴胡疏肝飲,《柳州醫話》所創的一貫煎也屬臨床治療膽脹習用的效方,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首載膽脹醫案,為后世臨床辨證治療積累了經驗。近年來,在辨證治療膽脹方面取得了不少經驗,同時也在古方的基礎上創建了一些有效方劑,既往多主張用外科手術治療的病例,現在也可用中醫藥綜合治療,取得成功。
膽脹為肝膽系病證中常見的疾病。其臨床表現與西醫學所稱的慢性膽囊炎、慢性膽管炎、膽石癥等相似,臨床上見有以右脅脹痛、反復發作為主癥的疾病,均可參考本節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膽腑內藏精汁。若膽道通降功能正常,在肝膽疏泄作用下,膽液經膽道排人腸中,助脾胃腐熟消化水谷。若因飲食偏嗜,憂思暴怒,外感濕熱,虛損勞倦,膽石等原因導致膽腑氣機郁滯,或郁而化火,膽液失于通降即可發生膽脹。
1.膽腑氣郁憂思暴怒,情志不遂,肝臟疏泄失常,累及膽腑,氣機郁滯,或郁而化火,膽液通達降泄失常,郁滯于膽,則發為膽脹。
2.濕熱蘊結飲食偏嗜,過食肥甘厚膩,久則生濕蘊熱,或邪熱外襲,或感受濕邪化熱,或濕熱內侵,蘊結膽腑,氣機郁滯,膽液通降失常而為之郁滯,氣郁膽郁則引起脹痛,痛脹發于右脅,而為膽脹。
3.膽石阻滯濕熱久蘊,煎熬膽液,聚而為石,阻滯膽道,膽腑氣郁,膽液通降失常,郁滯則脹,不通則痛,形成膽脹。
此外,也有由瘀血積塊阻滯膽道而致者,其機理同膽石阻滯。
膽脹病病機主要是氣滯、濕熱、膽石、瘀血等導致膽腑氣郁,膽液失于通降。病位在膽腑,與肝胃關系最為密切。日久不愈,反復發作,邪傷正氣,正氣日虛,加之邪戀不去,痰濁濕熱,損傷脾胃,脾胃生化不足,正氣愈虛,最后可致肝腎陰虛或脾腎陽虛的正虛邪實之候。
【臨床表現】
本病以右脅脹痛為主,也可兼有刺痛、灼熱痛,久病者也可表現為隱痛,常伴有脘腹脹滿,惡心口苦,噯氣,善太息等膽胃氣逆之癥,病情重者可伴往來寒熱,嘔吐,右脅劇烈脹痛,痛引肩背等癥。本病一般起病緩慢,多反復發作,時作時止,部分病例為急性起病。復發者多有諸如過食油膩,惱怒,勞累等誘因。好發年齡多在40歲以上。
【診斷】
1.以右脅脹痛為主癥。
2.常伴有脘腹脹滿,惡心口苦,噯氣,善太息等膽胃氣逆之癥。
3.起病緩慢,多反復發作,時作時止,復發者多有諸如過食油膩,惱怒,勞累等誘因。好發年齡多在40歲以上。
4。十二指腸引流、B超檢查、腹部X線平片、Cr等理化檢查,有助于診斷和鑒別診斷。
【鑒別診斷】
1.脅痛膽脹實為一種特殊類型的脅痛,以膽腑氣郁,膽失通降而致的右脅脹痛為特征,伴有惡心口苦,噯氣等膽失通降,膽胃氣逆之癥,常因過食肥膩迅即引起發作,病位局限于膽腑。其余的脅肋疼痛,則為一般的脅痛,病變以肝病為主。
2.胃痛膽脹與胃痛因其疼痛位置相近,癥狀互兼,常致診斷混淆。胃痛在上腹中部胃脘部;膽脹位于右上腹脅肋部。胃痛常伴嘈雜吞酸,膽脹常伴惡心口苦。胃痛常因暴飲暴食,過食生冷、辛辣而誘發,膽脹常為肥膩飲食而誘發。胃痛任何年齡皆可發病,膽脹多在40歲以上發病。纖維胃鏡等檢查發現胃的病變,有助于胃痛的診斷;B超等檢查發現膽囊病變,則有助于膽脹的診斷。
3.真心痛膽脹與真心痛,二者皆可突然發生,疼痛劇烈,而真心痛則預后兇險,故需仔細鑒別。真心痛疼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疼痛突然發生而劇烈,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陰循行部位,可由飲酒飽食誘發,常伴有心悸,短氣,汗出,身寒肢冷,“手足青至節”,脈結代等心臟病癥狀,心電圖等心臟檢查異常;膽脹疼痛則在右脅,痛勢多較輕,可由過食肥膩誘發,常伴惡心口苦,噯氣等膽胃氣逆之癥,B超等膽系檢查可見異常。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虛實起病較急,病程較短,或病程雖長而屬急性發作,脹痛持續不解,痛處拒按,口苦發熱,苔厚脈實者,多屬實。起病較緩,病程較長,脅痛隱隱,脹而不甚,時作時止,或綿綿不休,遇勞則發,苔少脈虛者,多屬虛。
2.辨緩急右脅脹痛,痛勢劇烈,甚或絞痛,輾轉反側,呻吟不止,往來寒熱,嘔吐頻繁,苔黃脈數者,則為急證;痛勢較緩,無發熱嘔吐及黃疸者,則病情較緩。
治療原則
膽脹的治療原則為疏肝利膽,和降通腑。臨床當據虛實而施治,實證宜疏肝利膽通腑,根據病情的不同,分別合用理氣、化瘀、清熱、利濕、排石等法;虛證宜補中疏通,根據虛損的差異,合用滋陰或益氣溫陽等法,以扶正祛邪。
分證論治
·肝膽氣郁
癥狀:右脅脹滿疼痛,痛引右肩,遇怒加重,胸悶脘脹,善太息,噯氣頻作,吞酸噯腐,苔白膩,脈弦大。
治法:疏肝利膽,理氣通降。
方藥:柴胡疏肝散。
本方以柴胡白芍、川芎疏肝利膽,枳殼、香附、陳皮理氣通降止痛,甘草調和諸藥。應用時以方中四逆散為主,可加蘇梗、青皮、郁金、木香行氣止痛。若大便于結,加大黃、檳榔;腹部脹滿,加川樸、草蔻;口苦心煩,加黃芩、梔子;噯氣,嘔吐,加代赭石、炒萊菔子;伴膽石加雞內金、金錢草、海金沙。
·氣滯血瘀
癥狀:右脅刺痛較劇,痛有定處而拒按,面色晦暗,口干口苦,舌質紫暗或舌邊有瘀斑,脈弦細澀。
治法:疏肝利膽,理氣活血。
方藥:四逆散合失笑散。
方中柴胡、枳實、白芍、甘草疏肝利膽,理氣止痛,炒五靈脂、生蒲黃活血化瘀。可酌加郁金、延胡索、川棟子、大黃以增強行氣化瘀止痛之效。口苦心煩者,加龍膽草、黃芩;脘腹脹甚者,加枳殼、木香;惡心嘔吐者,加半夏、竹茹。
-
便秘危害大 要學會緩解方法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身體都可能會出現一些疾病的,尤其是對于便秘大家也是非常的熟悉的,那么便秘在發生的時候真的是非常
-
早起發現4個異常 小心是肝癌來襲其實我們都知道肝癌真的是特別可怕的一種疾病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肝癌在發生的時候應該也是有一些癥狀表現的,那么有一些癥狀
-
無法戒煙的你 3個時間點最好不要吸煙我們都知道吸煙真的是非常影響身體健康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新安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多的講究的,那么一定要多注意在三個時間段
-
癌癥太可怕 做好6件事情來預防很多人都知道癌癥這樣的疾病也是非常可怕,非常的危險的,而且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生活中一定要堅持去做好這6件事情,可以更好的
-
為什么會頭痛 可能是精神壓力過大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頭痛頭暈的,那么出現頭痛的時候真的是特別煩惱的,肯定會影響自己的正常的工作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