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貝母功效各異
貝母據產地不同有川貝母、浙貝母之分,川貝母生于高山寒冷地帶,分布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甘肅等地,鱗莖小而兩瓣相等,有松貝、青貝、爐貝之稱;浙貝母生于潮濕山坡草叢,分布浙江、江蘇、安徽、湖南等地,鱗莖大而為分為兩瓣,有元寶貝、珠貝之稱,兩者產地不一,大小迥異;另有一種土貝母亦入藥。
川貝母最早載《神農本草經》,歷代本草均有論述。《名醫別錄》云:“療腹中結實,心下滿,淅淅惡風寒,目眩,項直,咳嗽上氣,止煩熱渴,出汗,安五臟,利骨髓”。浙貝母載于《本草正義》,“大治肺癰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氣,善開郁結,止疼痛,消脹滿,清肝火,明耳目,除時氣煩熱,黃疸淋閉,便血溺血”。土貝母載于《本草從新》:“治外科痰毒。”《陜西中草藥》云:“治淋巴結核,急性乳腺炎初起,癰腫。”
藥理證實川貝母和浙貝母均有鎮咳、降壓作用,川貝母尚有祛痰、解痙、升高血糖、抑菌等作用;浙貝母尚有鎮靜、擴張支氣管平滑肌、增加冠脈流量等作用。
三種貝母的區別是:
川貝母——為百合科植物卷葉、烏花、棱砂川貝母的鱗莖。其性味苦、甘,微寒。功能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熱燥咳,痰黃咳喘,陰虛勞嗽,咳痰帶血等。
浙貝母——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的鱗莖。其性味苦,寒。功能清熱化痰,散結解毒。主治風熱、燥熱、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疬瘡毒等。
土貝母——為葫蘆科植物假貝母的塊莖。其性味苦、涼。能解毒散結,消除癰腫。主治乳癰,瘰疬痰核,瘡瘍腫毒及蛇蟲咬傷等,近年用于治療腫瘤。
川貝母長于清熱潤肺;浙貝母長于宣肺清熱;土貝母長于散結消腫。臨床使用時應予區別。
川貝母最早載《神農本草經》,歷代本草均有論述。《名醫別錄》云:“療腹中結實,心下滿,淅淅惡風寒,目眩,項直,咳嗽上氣,止煩熱渴,出汗,安五臟,利骨髓”。浙貝母載于《本草正義》,“大治肺癰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氣,善開郁結,止疼痛,消脹滿,清肝火,明耳目,除時氣煩熱,黃疸淋閉,便血溺血”。土貝母載于《本草從新》:“治外科痰毒。”《陜西中草藥》云:“治淋巴結核,急性乳腺炎初起,癰腫。”
藥理證實川貝母和浙貝母均有鎮咳、降壓作用,川貝母尚有祛痰、解痙、升高血糖、抑菌等作用;浙貝母尚有鎮靜、擴張支氣管平滑肌、增加冠脈流量等作用。
三種貝母的區別是:
川貝母——為百合科植物卷葉、烏花、棱砂川貝母的鱗莖。其性味苦、甘,微寒。功能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熱燥咳,痰黃咳喘,陰虛勞嗽,咳痰帶血等。
浙貝母——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的鱗莖。其性味苦,寒。功能清熱化痰,散結解毒。主治風熱、燥熱、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疬瘡毒等。
土貝母——為葫蘆科植物假貝母的塊莖。其性味苦、涼。能解毒散結,消除癰腫。主治乳癰,瘰疬痰核,瘡瘍腫毒及蛇蟲咬傷等,近年用于治療腫瘤。
川貝母長于清熱潤肺;浙貝母長于宣肺清熱;土貝母長于散結消腫。臨床使用時應予區別。
相關文章
-
便秘危害大 要學會緩解方法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身體都可能會出現一些疾病的,尤其是對于便秘大家也是非常的熟悉的,那么便秘在發生的時候真的是非常
-
早起發現4個異常 小心是肝癌來襲其實我們都知道肝癌真的是特別可怕的一種疾病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肝癌在發生的時候應該也是有一些癥狀表現的,那么有一些癥狀
-
無法戒煙的你 3個時間點最好不要吸煙我們都知道吸煙真的是非常影響身體健康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新安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多的講究的,那么一定要多注意在三個時間段
-
癌癥太可怕 做好6件事情來預防很多人都知道癌癥這樣的疾病也是非常可怕,非常的危險的,而且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生活中一定要堅持去做好這6件事情,可以更好的
-
為什么會頭痛 可能是精神壓力過大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頭痛頭暈的,那么出現頭痛的時候真的是特別煩惱的,肯定會影響自己的正常的工作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