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 功效不局限于夏季解暑
【性味歸經】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
【功效主治】祛暑解表;化濕和胃。用于夏令感冒;寒熱頭痛;胸脘痞悶;嘔吐泄瀉;妊娠嘔吐;鼻淵;手;足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先;或研末搽。
【用藥禁忌】
1.《本草經疏》:陰虛火旺,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中焦火盛熱極,溫病熱病,陽明胃家邪實作嘔作脹,法并禁用。
2.《本經逢原》:其莖能耗氣,用者審之。
藥理作用
⑴抗真菌作用
⑵抗螺旋體作用
⑶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應用鑒別】
藿香葉偏于發表,藿香梗偏于和中,鮮藿香解暑之力效強,夏季以沸水沖浸代茶,可作清暑飲料。藿香與紫蘇,均能發汗解表,二藥同中有異。
附錄:
1.《藥品化義》:藿香,其氣芳香,善行胃氣,以此調中,治嘔吐霍亂,以此快氣,除穢惡痞悶。且香能和合五臟,若脾胃不和,用之肋胃而進飲食,有醒脾開胃之功。辛能通利九竅,若嵐瘴時疫用之,不使外邪內侵,有主持正氣之力。凡諸氣藥,獨此體輕性溫,大能衛氣,專養肺胃。但葉屬陽,為發生之物,其性銳而香散,不宜多服。
2.《本草正義》:藿香,清分微溫,善理中州濕濁痰涎,為醒脾快胃,振動消陽妙品。《別錄》治風水毒腫者,祛除濕濁,自能清理水道也。去惡氣者,濕漫中宮之濁氣業、霍亂心腹痛者,濕濁阻滯,傷及脾士清陽之氣,則猝然撩亂,而吐瀉絞痛,芳香能助中州清氣,勝濕辟穢,故為暑濕時令要藥。然性極和平,力量亦緩,止可以治霍亂輕癥,而猝然大痛,吐瀉并作,肢冷脈絕者,非大劑四逆中為功,斷非此淡泊和平,所能獨當大任。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溫煦而不偏于燥熱,能怯除陰霾濕邪,而助脾胃正氣,為濕困脾陽,怠倦無力,飲食不甘,舌苔濁垢者最捷之藥。亦辟穢惡,解時行疫氣。蓋病疫以氣染人,無非濕濁穢腐之燙熬,感之者囪口鼻吸入,胃先受之,芳香得清氣之正,而藿香氣味和平,不嫌宰燥,故助脾胃而無流弊。但必以廣產為佳,雖以氣勝,而沖和可愛,今江浙間遍地產之,則味苦澀而氣亦惡劣。石頑謂伐胃消食,且能耗氣,而世俗以為能解暑氣,瀹茶多次,未盡善也。仲醇謂陰虛火旺,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者弗用。按藿香雖不燥烈,然究是以氣用事,惟舌有濁垢,而漾漾欲泛者最佳。若舌燥光滑,津液不布者,咸非所宜。凡芳香行氣,醒脾勝濕諸芳草,皆有同情,不僅藿香、木香一類為然也。
3.《別錄》: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霍亂、心痛。
4.《本草圖經》:治脾胃吐逆,為最要之藥。
5.《珍珠囊》:補衛氣,益胃氣,進飲食,又治吐逆霍亂。
6.《湯液本草》:溫中快氣。肺虛有寒,上焦壅熱,飲酒口臭,煎湯漱。
7.《本草述》:散寒濕、暑濕、郁熱、濕熱。洽外感寒那,內傷飲食,或飲食傷冷濕滯,山風瘴氣,不伏水士,寒熱作瘧等癥。
8.《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濕除風,清熱止渴。治嘔吐霍亂,瘧,痢,瘡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
便秘危害大 要學會緩解方法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身體都可能會出現一些疾病的,尤其是對于便秘大家也是非常的熟悉的,那么便秘在發生的時候真的是非常
-
早起發現4個異常 小心是肝癌來襲其實我們都知道肝癌真的是特別可怕的一種疾病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肝癌在發生的時候應該也是有一些癥狀表現的,那么有一些癥狀
-
無法戒煙的你 3個時間點最好不要吸煙我們都知道吸煙真的是非常影響身體健康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新安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多的講究的,那么一定要多注意在三個時間段
-
癌癥太可怕 做好6件事情來預防很多人都知道癌癥這樣的疾病也是非常可怕,非常的危險的,而且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生活中一定要堅持去做好這6件事情,可以更好的
-
為什么會頭痛 可能是精神壓力過大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頭痛頭暈的,那么出現頭痛的時候真的是特別煩惱的,肯定會影響自己的正常的工作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