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牽偏視
風牽偏視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轉動受限,視一為二為臨床特征的眼病。《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稱之為神珠將反,并將其中眼珠偏斜嚴重,黑睛幾乎不可見者,稱為瞳神反背。
本病主要由風中經絡所致。相當于西醫學之麻痹性斜視。若伴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甚至猝然昏仆,屬內科中風。
[病因病機]
一、正氣不足,衛外失固,或陰血虧少,絡脈空虛,風中經絡。
二、脾失健運,聚濕生痰,復感風邪,風痰阻絡。·
三、肝腎陰虧,陽亢動風,挾痰上擾,阻滯經絡。
四、中風后遺,氣虛血滯,脈絡瘀阻。
五、頭面外傷,經絡受損,氣血瘀阻。
上述諸種因素,皆可導致眼部受邪一側經絡的氣血運行不利,使筋肉失養而遲緩不用。
反之,由于健側絡中氣血運行通暢,筋肉舒縮功能如常而狀似拘急,牽引眼珠偏向健側。其病理正如《金匱·中風病》所云:“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歪僻不遂。”
[臨床表現]
本病猝然發作,表現為單眼或雙眼黑睛偏斜于眥側,轉動受限,視一為二,甚至上胞下垂或口眼歪斜。常伴有頭暈、惡心、嘔吐、步態欠穩等癥狀,遮蓋一眼,多可消失。
[診斷依據]
一、發病突然,典型癥狀為復視、眩暈。
二、目珠運動受限,偏斜于麻痹肌作用方向的對側。
三、代償頭位,頭向麻痹肌作用方向傾斜。
[辨證論治]
本病雖因風邪中經絡而發,但由內風引起者,亦不少見。其發病又多與痰阻、氣滯、血瘀等相關。因此,臨證時應根據局部與全身病情辨證論治,目的在于祛邪通絡,使氣血運行復常。此外,還可以配合針刺以提高療效。
一、內治
(一)衛外失固風邪中絡
[主證]黑睛猝然偏斜,轉動受限,視一為二,起病多有惡寒發熱、頭痛、舌苔薄白、脈浮等表證。
[證候分析]由于衛外失固,風邪乘虛人中,邪滯經絡,則氣血運行不暢,筋肉失于濡養而遲緩不用,故致黑睛猝然偏斜。風邪外襲,先傷肌表,因而初起常有惡寒發熱等表證。
[治法]疏風通絡,扶正祛邪。
[方藥]小續命湯加減。原方用麻黃、防風、防己、杏仁、生姜辛溫發散,祛風通絡;人參、附子、桂心、川芎、芍藥、甘草益氣助陽,調理氣血,匡扶正氣;黃芩苦寒,監制風藥辛燥動火之弊,并防止風邪人里化熱。若系風熱為患,于方中去姜、桂、附,酌加生石膏、生地、秦艽、桑枝等,即成辛涼疏風,清熱通絡之劑。
-
中醫湯藥可對早期的白內障進行調理老年白內障,按照中醫的觀點,發生的原因是老年肝腎不足,脾氣虛衰,致使精氣不能上榮于目,晶狀體營養障礙而導致白內障。
-
中醫教你觀臉色識健康 不懂的人快來看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身體當中出現了這么多的危害的話,也是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非常多的困擾了,那么你知道嗎
-
孩子有鼻竇炎怎么辦?局部治療緩解癥狀兒童鼻竇炎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可以用藥治療,也可以采用中醫按摩的方式來緩解鼻竇炎的癥狀,對于急性發病期的話可以考慮藥物
-
鼻出血的中醫治療方法鼻出血是日常很常見的現象,其在平時發生鼻出血的因素有很多,如;外傷、貧血、擊傷等等,而在中醫上多是由胃熱、肺熱、肝火不同
-
治療咽喉腫痛的中醫方法在相對春季氣候較干燥的情況下,我們的身體時常會發生各種疾病的侵襲,其中就包括很常見的咽喉腫痛表現現象,日常春天氣候干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