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治療頸椎病的藥枕?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并引起各種各樣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本病屬中醫學“痹證”范疇。臨床辨證主要分為肝腎虧虛、風寒濕痹兩種類型。頸椎位于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又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由于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外傷,所以極易發生退變。大約30歲之后,頸椎間盤就開始逐漸退化,含水量減少,并伴隨年齡增長而更為明顯,且誘發或促使頸椎其它部位組織退變。生物力學角度來看,第5—6、第6—7頸椎受力最大,因此,頸椎病的發生部位在這些節段較為多見。有統計表明,50歲左右的人群中大約有25%的人患過或正患此病,60歲左右則達50%,70歲左右幾乎為100%,可見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治療頸椎病的藥枕
頸椎病是一種慢性病,需長期治療。藥枕作為一種輔助療法,取材方便,制作簡單,易被病人接受。
藥物組成:
方一:生川烏、生草烏、桂枝、紅花各30克,芒硝、細辛各20克,樟腦15克,雷公藤60克。
方二:川芎150克,吳茱萸30克,川烏、草烏、當歸、沒藥、細辛各20克,威靈仙、甘草各10克,冰片、樟腦各 10克,薄荷20克。
制作方法:取桑樹木材制成36cm×18cm×6cm的拱形枕頭,中間制成8cm×12cm×2.5cm的小槽;用綢布適量。先將方一中諸藥共研末,入白酒6000毫升,浸泡10日后,置木枕和綢布于藥液中再浸泡10日,然后取出晾干。將方二中前 9味共研粉末,用醋在微火上炒至有焦味時加入冰片、樟腦及薄荷粉拌勻。然后用晾干的綢布包方二藥末放入木槽中,夜枕,白天用塑料袋封裝。每個木枕配裝的藥物使用期為3個月。
本病屬中醫學“痹證”范疇。臨床辨證主要分為肝腎虧虛、風寒濕痹兩種類型。頸椎位于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又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由于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外傷,所以極易發生退變。大約30歲之后,頸椎間盤就開始逐漸退化,含水量減少,并伴隨年齡增長而更為明顯,且誘發或促使頸椎其它部位組織退變。生物力學角度來看,第5—6、第6—7頸椎受力最大,因此,頸椎病的發生部位在這些節段較為多見。有統計表明,50歲左右的人群中大約有25%的人患過或正患此病,60歲左右則達50%,70歲左右幾乎為100%,可見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治療頸椎病的藥枕
頸椎病是一種慢性病,需長期治療。藥枕作為一種輔助療法,取材方便,制作簡單,易被病人接受。
藥物組成:
方一:生川烏、生草烏、桂枝、紅花各30克,芒硝、細辛各20克,樟腦15克,雷公藤60克。
方二:川芎150克,吳茱萸30克,川烏、草烏、當歸、沒藥、細辛各20克,威靈仙、甘草各10克,冰片、樟腦各 10克,薄荷20克。
制作方法:取桑樹木材制成36cm×18cm×6cm的拱形枕頭,中間制成8cm×12cm×2.5cm的小槽;用綢布適量。先將方一中諸藥共研末,入白酒6000毫升,浸泡10日后,置木枕和綢布于藥液中再浸泡10日,然后取出晾干。將方二中前 9味共研粉末,用醋在微火上炒至有焦味時加入冰片、樟腦及薄荷粉拌勻。然后用晾干的綢布包方二藥末放入木槽中,夜枕,白天用塑料袋封裝。每個木枕配裝的藥物使用期為3個月。
相關文章
-
中藥是如何泡制出來的?常見方法來說明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生活中有特別多的材料,都是有一些治病的功效,而且有一些材料都是經過泡制才可以達到入藥的效果的,那么中藥炮
-
濕疹如何治療?食療治療效果好濕疹可以通過中藥食療進行治療,能起到比較好的治療作用,食療對人體沒有副作用,而且還能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改善皮膚的抗病
-
晚上總是口渴是什么原因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晚上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口渴這樣的現象的,特別對于一些中老年的男性朋友們來說也是尤其的重
-
有哪些人不適合足。6類人最好不要有很多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足浴才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哪些人不適合足浴呢?沒有的人最好,不要給我們的身
-
落枕了怎么辦 中醫教你這樣緩解生活當中壓力也是比較大的,有的時候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困擾的,那么你知道嗎?如果在平時的時候出現了落枕到底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