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辨證 皮膚的問題
馮世綸教授為當代經方大家,是中日友好醫院知名中醫專家。馮世綸教授臨床采用六經辨證治療皮膚病,療效顯著。臨床強調先辨六經,再辨方證。其認為雖然皮膚病在皮表,但絕不可因皮膚病在體表而認為其病位在表。依六經來分,病位分為表、里和半表半里,同時每個病位上又存在寒熱、虛實的病性,判斷病位及病性是根據四診合參確定的,因此,皮膚病的病位同樣可以在半表半里或在里。筆者跟師馮世倫教授,現將其六經病辨證治療皮膚病驗案擷取三則。
案一:張某,女,21歲,口周反復皰疹三年余,近來加重。口干,晨起口苦,手腳汗出不涼,偶有腹瀉,大便二日一行,月經量少,苔白膩,脈細。
炙甘草12g,黃芩10g,黃連3g,黨參10g 清半夏15g,干姜6g,生薏仁18g,敗醬草18g,赤小豆15g,當歸10g,桔梗10g,大棗4枚,生姜10g,七服水煎服。
服七服藥后再診,面部皰疹即明顯消退,囑飲食調理。
解析:馮世綸教授強調臨床先辨六經再辨方證。該患者口干、口苦為半表半里熱,大便不調、苔白膩為半表半里虛寒,故屬于半表半里寒熱錯雜之證,當屬于六經的厥陰病。厥陰病屬于半表半里,因為邪無出路,故不能采用汗吐下法,治以和解之法,《傷寒論》三瀉心湯寒熱之藥錯雜并用,清上溫下并行不悖。該患者腹瀉、大便不調,里虛寒較明顯,故辨為厥陰病甘草瀉心湯證,同時合用薏苡敗醬散、赤小豆當歸散以清熱利濕祛瘀,收到良好效果。
案一:張某,女,21歲,口周反復皰疹三年余,近來加重。口干,晨起口苦,手腳汗出不涼,偶有腹瀉,大便二日一行,月經量少,苔白膩,脈細。
炙甘草12g,黃芩10g,黃連3g,黨參10g 清半夏15g,干姜6g,生薏仁18g,敗醬草18g,赤小豆15g,當歸10g,桔梗10g,大棗4枚,生姜10g,七服水煎服。
服七服藥后再診,面部皰疹即明顯消退,囑飲食調理。
解析:馮世綸教授強調臨床先辨六經再辨方證。該患者口干、口苦為半表半里熱,大便不調、苔白膩為半表半里虛寒,故屬于半表半里寒熱錯雜之證,當屬于六經的厥陰病。厥陰病屬于半表半里,因為邪無出路,故不能采用汗吐下法,治以和解之法,《傷寒論》三瀉心湯寒熱之藥錯雜并用,清上溫下并行不悖。該患者腹瀉、大便不調,里虛寒較明顯,故辨為厥陰病甘草瀉心湯證,同時合用薏苡敗醬散、赤小豆當歸散以清熱利濕祛瘀,收到良好效果。
相關文章
-
中藥是如何泡制出來的?常見方法來說明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生活中有特別多的材料,都是有一些治病的功效,而且有一些材料都是經過泡制才可以達到入藥的效果的,那么中藥炮
-
濕疹如何治療?食療治療效果好濕疹可以通過中藥食療進行治療,能起到比較好的治療作用,食療對人體沒有副作用,而且還能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改善皮膚的抗病
-
晚上總是口渴是什么原因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晚上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口渴這樣的現象的,特別對于一些中老年的男性朋友們來說也是尤其的重
-
有哪些人不適合足。6類人最好不要有很多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足浴才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哪些人不適合足浴呢?沒有的人最好,不要給我們的身
-
落枕了怎么辦 中醫教你這樣緩解生活當中壓力也是比較大的,有的時候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困擾的,那么你知道嗎?如果在平時的時候出現了落枕到底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