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全面治療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并引起各種各樣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中藥湯劑治療:中藥湯劑治療頸型頸椎病方劑較多,應辨證施治。
頸部活動受限,頸肩部酸痛、畏寒、喜溫、喜按者用方1、方2:
方1:
獨活15克、寄生15克、黨參20克、茯苓25克、生地20克、赤芍10克、當歸20克、川芎15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甘草15克,每日1劑,水煎,每日分2次服。
方2:
獨活15克、羌活15克、葛根20克、當歸15克、川芎15克、秦艽15克、芍藥15克、桂枝l0克、甘草1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頸背部疼痛如錐刺,連及肩、臂、頸部不能旋轉和仰俯、舌暗紫者用方3、方4:
方3:
秦艽20克、羌活15克、沒藥15克、元胡15克、川芎2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當歸15克、甘草15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方4:
黨參25克、天麻20克、雞血藤20克、木瓜20克、狗脊20克、骨碎補20克、當歸15克、熟地15克、白芍20克,杜仲20克、元胡15克、甘草15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針灸治療:
一、毫針刺法
1、頸夾脊為主取穴法
選取病灶局部頸夾脊穴施行針刺,是針灸治療頸椎病的常用方法。
(1)、單用頸夾背:根據CT所提示的頸椎病變部位及臨床癥狀,對頸夾背進行針刺,強調針感傳至患側肩背、前臂、手指時立即出針,不留針(亦可留針)。
(2)、頸夾背配合其他穴位:主穴:頸夾脊(C3~C7);配穴:肩 、曲池、外關、合谷、肩井、風池、懸鐘。每日一次,留針15~30分鐘,10次為1療程,連續2~個療程。
配用電針、灸法(TDP),牽引者效更佳。
2、辨證選穴:
主穴:天柱、大杼、頸夾脊、阿是穴。
隨證配穴:氣滯血瘀配大椎、后溪
氣虛血瘀配頸百勞、足三里、列缺
痰瘀交阻配膈俞、豐隆、外關
每天1次,10次為1療程,連續2~3個療程。
3、按西醫病理分型選穴:
神經根型:風池、頸夾背(C3~C7)、肩井、肩 、曲池、外關、合谷、指尖放血
椎動脈型:風池、頸夾背(C3~C7)、百會、通天、太陽
脊 髓 型:風池、頸夾背(C3~C7)、肩井、曲池、外關、合谷、環跳、陽陵泉、足三里、懸鐘
交 感 型:風池、后頂、百會、內關、合谷
均為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連續2~3個療程
4、其它取穴法:
大椎穴合谷刺法:即大椎穴常規進針得氣后,將針提至皮下,向患側(脊髓型向兩側)呈30O角斜刺0.5-1.5寸,行針10min后,再將針提至皮下,向同側呈45O斜刺,使針感向患側上肢放射,行針10min后,再將針提至皮下,向同側呈60°斜刺,留針10min后,10次為1療程,連續1~3個療程。
二、灸法
常規選穴:主穴:頸夾脊、大椎、肩 、曲池、足三里、懸鐘。
配穴:身柱、腎俞、環跳、陽陵泉、肩井、天宗、陽池、中渚等。
1、溫針灸:
進針得氣后施以平補平瀉針法,針柄套1~2cm長的艾條,施以溫針灸。選穴:上述主穴3~4個,配穴2~3個,每日1次,7~10次為1療程,2~3療程。
2、艾炷隔物灸
臨床選穴多以頸夾脊為主,采用隔姜灸或隔蒜灸。
3、溫灸器灸
選穴:風池、頸夾背,手指麻木加合谷;頭暈頭痛加百會、太陽、后溪;多汗加復溜、肺俞。方法:選用藥艾條,點燃、置于濕灸器內,外層溫度控制在50~60O為佳,熨按上述諸穴,每穴3~5分鐘,灸畢可行推拿手法整復椎體。
-
中藥是如何泡制出來的?常見方法來說明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生活中有特別多的材料,都是有一些治病的功效,而且有一些材料都是經過泡制才可以達到入藥的效果的,那么中藥炮
-
濕疹如何治療?食療治療效果好濕疹可以通過中藥食療進行治療,能起到比較好的治療作用,食療對人體沒有副作用,而且還能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改善皮膚的抗病
-
晚上總是口渴是什么原因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晚上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口渴這樣的現象的,特別對于一些中老年的男性朋友們來說也是尤其的重
-
有哪些人不適合足浴?6類人最好不要有很多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足浴才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哪些人不適合足浴呢?沒有的人最好,不要給我們的身
-
落枕了怎么辦 中醫教你這樣緩解生活當中壓力也是比較大的,有的時候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困擾的,那么你知道嗎?如果在平時的時候出現了落枕到底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