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傷科中承氣湯的的應用
《傷寒論》承氣湯通腑泄熱、破結除滿、峻下存陰,為瀉下劑的代表方。屬于“八法”中的“下法”:“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于內(nèi)。”下法可調(diào)整腸胃功能,增強腸道的蠕動,促進消化道廢物及毒素的排泄,還有增加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活血化瘀,并有解痙止痛消炎等作用。而骨傷科疾病在其病變的過程中,尤其在初、中期貫穿著氣滯血瘀的病理機制,所以在治療骨傷科疾病或骨傷科并發(fā)癥的同時,常要用“下法”,以承氣湯為基本方加減治療。
傷后便秘:采用大、小承氣湯
《正體類要》云:“肢體損于外,則氣血傷于內(nèi),營衛(wèi)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臟腑不和則傳導失司,糟粕積滯于內(nèi),骨傷科疾病見陽明腑實者甚多。《內(nèi)經(jīng)》說:“人有所墜墮,惡血留內(nèi),先飲利藥”。《理傷續(xù)斷秘方》曰:“如傷重,第一用大承氣湯或小承氣湯。”這些都是預見傷后必有燥實內(nèi)結癥的理論依據(jù)。臨床上若表現(xiàn)為腹部脹滿疼痛,按之痛甚,大便干結難下,欲解不能,甚則數(shù)日不大便,午后潮熱等癥狀,即可用大承氣湯(大黃12g、厚樸24g、枳實12g、芒硝6g)攻下實熱、蕩滌燥結。臨床上若表現(xiàn)為大便不通,譫語潮熱,脘腹痞滿者,可用小承氣湯(大黃12g、厚樸6g、枳實9g)瀉熱通便、破積除滿。臨床若熱結過甚又兼氣血不足者,可用黃龍湯(大承氣湯加人參、當歸、甘草、桔梗)扶正攻下以攻補兼施。
傷后蓄血:采用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桃仁12g、大黃12g、桂枝6g、甘草6g、芒硝6g)是治療下焦蓄血證的主方。《千金要方》中用桃核承氣湯治療“墮落瘀血”,《正體類要》用之治療“損傷血滯于內(nèi)作痛或發(fā)熱發(fā)狂”。近年來,臨床脊柱、骨盆骨折溢血于少腹,或泌尿系統(tǒng)損傷的患者,癥見少腹膨癃、疼痛陣作、小便不利、煩躁不寧等,往往用桃核承氣湯三兩劑便可諸癥悉減。其配伍特點在于既行血分瘀滯,又解氣分郁結,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
傷后食少:采用調(diào)胃承氣湯
調(diào)胃承氣湯(大黃12g、甘草6g、芒硝10g)功善緩下熱結,主治腸胃積熱引起的病癥。骨傷科患者多臥床制動,常脾胃呆滯,臨床表現(xiàn)為脘腹痞滿,不思飲食,噯氣頻作,甚則嘔吐不止,若積滯化熱還有胃脘煩滿、嘔惡泛酸等癥,臨床可用調(diào)胃承氣湯瀉熱和胃、調(diào)理中州。調(diào)胃承氣湯方中雖也有大黃、芒硝,但以甘草與大黃同煎,其功緩下,緩解了大黃的瀉下之性。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大黃與甘草同煎后,測定的鞣質(zhì)(收斂成分)煎出率增高。臨床若見傷后食少、納呆者,可用調(diào)胃承氣湯以“調(diào)胃氣”。
傷后腹脹:采用復方大承氣湯
復方大承氣湯(厚樸15g、炒萊菔子30g、枳殼15g、大黃15g、赤芍15g、芒硝9g、桃仁9g)功用通里攻下、行氣活血。臨床有骨盆骨折者,傷后可見腹脹如鼓,疼痛不休,矢氣頻出,以手按之雖脹而不堅硬,就辨證而言亦屬陽明腑實證,但若用大承氣湯瀉之,則往往大便通而腹脹不除,而復方大承氣湯以大承氣湯(枳殼易枳實)為主,通里攻下,配以萊菔子、赤芍、桃仁行氣導滯,活血化瘀,既可助方中諸藥蕩滌積滯,又可防止梗阻導致局部血瘀氣滯引起的組織壞死。
傷后陰虛:采用増液承氣湯
増液承氣湯(玄參30g、麥冬25g、生地黃25g、大黃9g、芒硝4.5g)功用滋陰増液、泄熱通便。骨傷科疾病常見陰液虧損者甚多,由于傷后或術后出血過多,耗傷陰液,或瘀血化熱,灼傷津液,或素體陰液虧損復罹傷患,常表現(xiàn)為煩熱口渴,咽干舌燥,午后發(fā)熱,小便短赤,大便秘結,或伴有面色蒼白,頭暈心悸,舌質(zhì)淡、苔薄黃、少津等,此時且不可用承氣湯攻之,當以増液承氣湯増液通便、増水行舟,陰復便通則諸證悉除。
傷后腫痛:采用加味承氣湯
加味承氣湯(大黃12g、厚樸24g、枳實12g、芒硝6g、當歸12g、紅花10g、甘草6g)為傷后“瘀血內(nèi)停,胸腹脹痛”而設。腫脹、疼痛是骨傷疾病的主癥,無論內(nèi)傷、外傷,或腫或痛或腫痛并見,均由于傷后經(jīng)脈受損,氣血不通,瘀積于局部所致,臨床治療應以活血化瘀、破積行滯為原則。加味承氣湯是在大承氣湯基礎上增加了當歸、紅花活血化瘀,甘草能緩承氣湯之急,常用于治療各種骨折脫位、腫痛較甚者。
傷后血虛:采用當歸承氣湯
當歸承氣湯(當歸12g、大黃12g、甘草6g、芒硝10g、生姜15g、大棗10枚)功能養(yǎng)血清熱、瀉積通便,為傷后血虛而立方。骨傷科疾病中失血耗血者居多,臨床常表現(xiàn)為心悸怔忡、口渴欲飲、面色蒼白、脈細弱等,此時雖有瘀血內(nèi)結或陽明燥實,也不能專用攻下劑,應以補血和血之中配以通瘀化滯之品,使瘀去而血不耗,邪去而正亦安。當歸承氣湯是在調(diào)胃承氣湯的基礎上加當歸、生姜、大棗而成,由于當歸性溫養(yǎng)血又能調(diào)腸通便,生姜、大棗和中,因此,本方寒涼之性比調(diào)胃承氣湯輕,不易傷及胃氣,臨床應用比較廣泛。
傷后肺氣不宣:采用宣白承氣湯
宣白承氣湯(生石膏15g、大黃9g、杏仁6g、瓜蔞4.5g)功能清肺定喘、瀉熱通便。在骨傷科疾病中常用于治療因截癱或肋骨骨折臥床日久,郁熱于肺,癥見發(fā)熱咳嗽、痰涎壅盛不能咳出者。若瘀血現(xiàn)象較重,可在宣白承氣湯中加入當歸、紅花、赤芍,也可與桃紅四物湯合用,效果更好。
-
中藥是如何泡制出來的?常見方法來說明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生活中有特別多的材料,都是有一些治病的功效,而且有一些材料都是經(jīng)過泡制才可以達到入藥的效果的,那么中藥炮
-
濕疹如何治療?食療治療效果好濕疹可以通過中藥食療進行治療,能起到比較好的治療作用,食療對人體沒有副作用,而且還能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改善皮膚的抗病
-
晚上總是口渴是什么原因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晚上的時候都會出現(xiàn)一些口渴這樣的現(xiàn)象的,特別對于一些中老年的男性朋友們來說也是尤其的重
-
有哪些人不適合足浴?6類人最好不要有很多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足浴才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哪些人不適合足浴呢?沒有的人最好,不要給我們的身
-
落枕了怎么辦 中醫(yī)教你這樣緩解生活當中壓力也是比較大的,有的時候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困擾的,那么你知道嗎?如果在平時的時候出現(xiàn)了落枕到底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