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周圍炎按摩治療
肩關節周圍炎的治療,應貫徹動靜結合的原則。腫痛明顯的早期,宜適當限制肩關節的活動;腫痛消減的后期,應主動進行功能鍛煉并配合藥物治療。
肩關節周圍炎的按摩治療
1。原則 早期應以舒筋通絡,祛瘀止痛,加強筋肉功能為主;晚期則以剝離粘連。滑利關節,恢復關節活動功能為主。
2。施術部位 傷側肩關節周圍,肩胛部及上臂。
3。取穴 肩偶、肩貞、肩井、肩三俞(肩中俞、肩外俞、肩內俞)、天宗、秉風、缺盆、極泉、巨骨、曲池。
4。施數手法 推、揉、滾、搓、撥、動。
5。時間與刺激量 每次治療二十五分鐘,每日1次;刺激量應因人、因癥而定。
6。手法操作(以右側為例,常規手法分六個步驟) 病人取坐位(體虛者可取臥位),術者立于傷側。
(1)分推撫摩肩部法 術者以雙手大魚際或掌部著力,在患肩周圍作前后、內外分推及撫摩手法數十遍。
(2)揉滾肩周上臂法 術者用單、雙手掌或多指揉肩關節周圍及上臂數分鐘;然后,用左手握傷肢前臂并托起肘部,將上臂外展并前后活動肩關節,同時用右手小魚際或掌指關節在肩部周圍及上臂施滾法5分鐘左右。
(3)揉撥肩胛周圍法 術者一手固定肩部,另手魚際或掌根部自肩胛骨脊柱緣由上而下揉數遍,拇指撥2到3遍;而后,以食、中、環三指從肩胛骨脊柱緣插入肩胛骨前方撥理肩胛下肌3到5遍,拇指或大魚際揉、撥肩胛骨腋窩緣數遍。
(4)按摩俞穴痛點法 術者用雙手拇指對壓中府、天宗穴、肩貞、肩內俞,拇指重揉壓肩處俞、秉風、巨骨、缺盆、肩偶,揉撥極泉及肩部痛點各半分鐘左右。
(5)被動運動肩部法 根據肩關節不同方向的運動障礙,可選用下列方法:
推肩拉肘內收法 術者立于健側后方,一手推住健側肩部(固定),另手從健側胸前托其傷側肘部,緩緩牽拉使其內收,在極度內收位用體側抵緊健側肩后部,一手空拳叩擊傷側肩部周圍數遍。
前屈后伸捏筋法 術者立于傷側,一手托握傷肢肘部使上臂前屈后伸,另手在上臂后伸位捏拿肩前筋,前屈位捏拿肩后筋。
扣肩揉搓扛動法 術者于傷側半蹲式,用肩扛住傷肢上臂,雙手口于肩部前后,進行協調的揉搓動肩,以肩部溫熱感為度。
下拉上提牽伸法 術者立于傷側,用一前臂插入傷肢腋下向外上方托扳,同時另手握傷肢腕部,緩緩后向下牽拉數次;而后,前屈上提傷肢。上提幅度,應以病人能耐受為度。
環轉活動肩部法 病人取低坐位。術者立于傷側后方,用一手固定肩部,另手握拿傷肢腕部托起前臂(囑病人配合),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最大限度的環轉活動。
(6)拍打患臂拿肩法 術者立于傷側,用雙掌或空拳由肩部至前臂往返拍打(掌拍拳打),雙手掌相對往返舒搓傷肢數遍,牽拉傷肢;繼之,雙手拇、食指捏肩井,多指捏拿肩部結束。
-
中藥是如何泡制出來的?常見方法來說明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生活中有特別多的材料,都是有一些治病的功效,而且有一些材料都是經過泡制才可以達到入藥的效果的,那么中藥炮
-
濕疹如何治療?食療治療效果好濕疹可以通過中藥食療進行治療,能起到比較好的治療作用,食療對人體沒有副作用,而且還能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改善皮膚的抗病
-
晚上總是口渴是什么原因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晚上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口渴這樣的現象的,特別對于一些中老年的男性朋友們來說也是尤其的重
-
有哪些人不適合足浴?6類人最好不要有很多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足浴才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哪些人不適合足浴呢?沒有的人最好,不要給我們的身
-
落枕了怎么辦 中醫教你這樣緩解生活當中壓力也是比較大的,有的時候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困擾的,那么你知道嗎?如果在平時的時候出現了落枕到底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