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如何治療面癱的?
生活中很多人睡一覺就出現了嘴歪眼斜的癥狀,這就是醫學上的面神經麻痹,簡稱為“面癱”,那么中醫治療面癱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請中醫專家為我們詳解介紹。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確。多數病例都有局部受寒、著涼的誘因,故一般認為可能是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因受風寒而痙攣,使該神經組織缺血、水腫而致病。面癱以一側面部表情肌突然癱瘓,同側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變淺,面部被牽向健側為主要特征。本病以20~40歲最多見,男性多于女性,起病迅速,在幾小時至1~2天,面肌麻痹達高峰。如調治得當,持續1~2周可逐漸恢復;若治療不及時或不當,以至于3個月不能恢復者,則會留下后遺癥,故早期治療非常重要。中醫內治以牽正散為主方,配合中藥外治有裨益。
1.牽正膏 白附子30克,防風30克,僵蠶20克,細辛10克,全蝎20克,白芥子20克,共研細面,每次用3克,醋調捻攤在小圓布上,貼敷于患側下關穴,膠布固定,每貼3天,一般3貼見效。
2.牙皂散 豬牙皂200g,研細末,取適量以陳醋調如糊狀,涂于患側頰車、地倉穴之間,每日換藥2次,10天為1療程。
3..塞鼻散 枯礬、川烏、辛夷各等分,研末,加麝香少許,用紗布包如棗核大,左歪塞右鼻,右歪塞左鼻,2小時取出,每日3~4次。
4.面癱湯 羌活12克,獨活12克,荊芥12克,防風15g,牙皂6g,蟬衣12克,姜黃12克,桂枝12克,附子6克,當歸15克,丹參30克,紅花12克,全蝎10克,蜈蚣3克,細辛3克,甘草6克,水煎服。
5.牽正丸、玉屏風膠囊口服。
面癱的辨證施治
1、氣血兩虛:表現為神疲乏力,容易感冒,氣短汗出,納減便溏,苔薄,脈細軟等。治宜益氣扶正,養血通絡,方用益氣養血湯,黨參30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黃芪30克,當歸15克,熟地20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桂枝12克,姜黃12克,雞血藤30克,黃精15克,防風12克,細辛3克,甘草6克,水煎服。還少丸、通絡丸口服。
2、痰濕阻絡:表現為頭身困重,咯痰黃白,納呆胸痞,苔膩,脈滑。治宜化濕祛痰,健脾通絡,方用化痰湯,膽南星12克,白附子12克,天竺黃12克,半夏12克,陳皮12克,瓜蔞20克,白術12克,茯苓15克,澤瀉12克,雞血藤20克,丹參30克,紅花12克,僵蠶10克,全蝎10克,地龍15克,甘草6克,水煎服。蛇膽丸、陳皮丸口服。
3、肝風內動:表現為面赤眩暈,急躁易怒,口干而苦,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平肝熄風,滋陰清熱,方用天麻鉤藤湯,天麻12克,鉤藤30克,夏枯草15克,膽草12克,黃芩12克,代赭石30克,磁石30克,礞石20克,珍珠母30克,苦參12克,生地30克,丹皮12克,全蝎10克,地龍12克,水蛭12克,琥珀5克,蟬蛻12克,甘草6克,水煎服。通脈丸、天麻丸口服。
-
中藥是如何泡制出來的?常見方法來說明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生活中有特別多的材料,都是有一些治病的功效,而且有一些材料都是經過泡制才可以達到入藥的效果的,那么中藥炮
-
濕疹如何治療?食療治療效果好濕疹可以通過中藥食療進行治療,能起到比較好的治療作用,食療對人體沒有副作用,而且還能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改善皮膚的抗病
-
晚上總是口渴是什么原因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晚上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口渴這樣的現象的,特別對于一些中老年的男性朋友們來說也是尤其的重
-
有哪些人不適合足?6類人最好不要有很多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足浴才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哪些人不適合足浴呢?沒有的人最好,不要給我們的身
-
落枕了怎么辦 中醫教你這樣緩解生活當中壓力也是比較大的,有的時候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困擾的,那么你知道嗎?如果在平時的時候出現了落枕到底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