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成藥用水要“搭好伴”
《紅樓夢》里薛寶釵治病的“冷香丸” 不僅配藥的用水精細,“白露這日的露水十二錢、霜降這日的霜十二錢……”,連服用也頗有講究“用黃柏煎湯十二錢”(第七回),盡管書中有演繹的成分,但也點出了服用中成藥和用水的內在關系。
實際上,有些中成藥需要用特殊的“水”來送服,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療效,這些“水”大致有:黃酒、米湯、姜湯、淡鹽水等。中醫認為,黃酒本身就是味中藥,藥性溫熱,有通經活血、散寒的作用,用黃酒送服治療跌打損傷、氣滯血淤、腰腿疼痛的中成藥,如云南白藥、跌打丸等,有利于藥效的發揮。而干姜具有散寒、溫胃的效用,把干姜熬成水來送服用于治療風寒感冒、兼有脾胃虛寒的中成藥,像藿香正氣片,顯然也能錦上添花。
生活中,很多人怕麻煩,服中成藥習慣直接用白水服藥,其實白水也有“講究”。中醫認為熱水具有助陽氣、行經絡的功能,而涼水則具有降火氣的作用。而且疾病從中醫看也有寒熱之分,那么服藥最好順著病因來服藥,這就是中醫的“正治法”,即對燥熱之癥(如發燒、上火),采用清熱之劑,若同時又用涼開水送服,則可增加清熱藥的效力。相反,若為虛寒之癥(如風寒感冒),應服辛溫發表散寒之劑,此時就應用溫熱的水送服了。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常章富教授在告訴記者這個道理的時候,特意提醒,根據水溫來服藥別“矯枉過正”,應先分清個人的體質,對于咽喉腫痛、上火發熱的人,應該服用清熱敗火的藥,如雙黃連片,盡管喝涼開水能解熱,但如果本身脾胃虛寒,反而會造成胃腸不適,影響藥效。
常教授建議,胃火盛或習慣喝涼開水的人,發燒時最好以涼開水服藥,從而解熱降溫,加速藥效;而患有風寒感冒無汗時,最好用溫熱的水服藥,有助發汗,感冒自然好得快些。需要注意的是,熱水送服,是水燒開后,趁熱時飲用,但要避免燙傷。
相關鏈接:
哪些水能服藥?
淡鹽湯送服:食鹽能引藥入腎,服用治療腎虧、腎虛等的成藥,如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等,宜用淡鹽湯送服。
米湯送服:米湯富具有保護胃氣的作用,服用養腸胃、健脾、利膈等成藥,如消渴丸、回神丸等,可用米湯送服。
-
哪些中藥材能降壓?推薦八種降壓藥材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大家要知道高血壓帶來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對于有高血壓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壓,血壓控制不好會誘發
-
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注意煎藥的時間中藥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而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可以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但是服藥時要注意很多問題,煎藥時也要注意時間
-
中醫五大妙方讓你擺脫耳聾耳鳴人的耳朵出現了問題也是會照成很多的影響和傷害的,當然對于這些問題人們也要做好了解,因為畢竟耳朵出現了問題會影響人們正常的
-
補藥的煎制方法 補藥怎么吃才最好呢養生保健是現在很盛行的,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過身體鍛煉為身體進補些補藥等方法,繼而增強身體起到健康長壽,特別是服用中藥
-
中藥煎煮有三個小技巧 你知道嗎現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著不吃西藥來治療了,因為西藥對于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大,就想著吃點中藥來調理,只是在中藥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