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磺胺類藥物須注意什么?
服用磺胺類藥物須注意什么呢?磺胺類藥物是最早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目前雖然在臨床上已被許多的新型抗生素藥物所取代,但是由于磺胺類藥物對某些感染性疾病有較好的療效,所以在抗感染的藥物中仍占一定地位。但中醫提醒你服用磺胺類藥物須注意以下幾點:
1、用量要講究
使用磺胺藥物首劑應加倍,以達到迅速抑菌的目的,然后使用維持量(即正常量),待癥狀消失后,最后給予2~3次最小量。以保持較長時間的藥效,防止細菌反彈。用藥期間切記不可任意加大用藥劑量,增加用藥次數或延長療程,以防藥物蓄積中毒。
2、搭配要合理
與碳酸氫鈉同服:磺胺類藥物的代謝產物乙酰磺胺在偏酸的尿液中溶解度較低易析出結晶,而在堿性環境下溶解度卻升高,因此,在長時間或大劑量服用磺胺類藥物時,病人除多喝水外,還可以加等量的碳酸氫鈉(小蘇打)同服,用于堿化尿液,提高乙酰磺胺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增加乙酰磺胺的排泄量,減少結晶尿的形成。
勿與酸性藥物同服:一些酸性藥物如鹽酸氯丙嗪、鹽酸金霉素、維生素C、氯化銨、胃蛋白酶合劑、吐根合劑等,不宜與磺胺類藥物合用,因為這些藥物可酸化尿液,使磺胺類藥物的代謝產物乙酰磺胺在尿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結晶,產生結晶尿而損害腎臟。磺胺藥特別是復方增效磺胺制劑,不能與多種藥物如青霉素、四環素類、碳酸氫鈉、氯化鈣、氯丙嗪、維生素C、維生素B1、復方氯化鈉溶液等配伍,須單獨使用。
3、掌握適應癥
磺胺藥的主要適應癥是流腦、菌痢、腸炎、鼠疫及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所致的各種感染,可以預防流腦和風濕熱。但對病毒性疾病,如咽峽炎、咽痛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無效。對原因不明的發熱也不能服用磺胺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同時,磺胺藥使用一段時間以后,會產生耐藥性,一旦耐藥性產生,所有的磺胺藥都會失效,這時要迅速更換使用其它抗菌藥物。
4、細節不忽視
有些磺胺藥,在尿中溶解度很小,為增加其溶解度,須同時服用小蘇打片,使尿呈堿性;其次,囑病人多喝水,增加尿量,以降低尿中藥物濃度。如果不喝大量水,尿量少,藥物在尿中濃度很高,容易在腎小管、腎盂、輸尿管、膀胱等處析出磺胺結晶,對腎臟產生機械性刺激,引起腰痛、血尿,甚至發生尿閉等。所以,病人必須多飲水,每天尿量不得少于1.5升。
因此,服用磺胺類藥物治療疾病時要注意以上幾點,才能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推薦閱讀:
-
哪些中藥材能降壓?推薦八種降壓藥材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大家要知道高血壓帶來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對于有高血壓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壓,血壓控制不好會誘發
-
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注意煎藥的時間中藥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而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可以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但是服藥時要注意很多問題,煎藥時也要注意時間
-
中醫五大妙方讓你擺脫耳聾耳鳴人的耳朵出現了問題也是會照成很多的影響和傷害的,當然對于這些問題人們也要做好了解,因為畢竟耳朵出現了問題會影響人們正常的
-
補藥的煎制方法 補藥怎么吃才最好呢養生保健是現在很盛行的,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過身體鍛煉為身體進補些補藥等方法,繼而增強身體起到健康長壽,特別是服用中藥
-
中藥煎煮有三個小技巧 你知道嗎現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著不吃西藥來治療了,因為西藥對于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大,就想著吃點中藥來調理,只是在中藥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