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類人群不宜長期使用抗炎藥
吃藥的時候偶爾會出現胃腸道的不良反應,臨床上很多抗炎類藥物都會刺激胃粘膜,研究發現,46%—75%長期使用抗炎藥的患者出現過胃出血或潰瘍。小編總結了使用抗炎藥易產生胃腸道反應的六類人群。
1.高齡。專家介紹,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機體防御能力下降,如黏膜防御作用變差等,出現胃出血以及穿孔的風險增加13.2倍。因此,如需服用抗炎藥,最好選擇對胃腸道副作用較小的類型,如塞來昔布。
2.有胃病。胃不好的人服抗炎藥,無疑是雪上加霜。有研究顯示,胃腸道疾病患者在150天內單次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發生上消化道出血風險增加2.4倍;多次服用后該風險增加7.4倍。
3.服用抗凝劑。抗凝劑適應癥廣泛,可用于防治動、靜脈血栓栓塞等多種疾病。有研究顯示,布洛芬會影響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4.使用激素類藥物。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到過敏性鼻炎、濕疹、哮喘等過敏性疾病,都會用到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單用非甾體抗炎藥出現消化性潰瘍的風險增加3.8倍,單用糖皮質激素是2.6倍,兩藥聯合應用該風險增加近9倍。
5.酗酒。長期酗酒傷胃,很多人在出現腹痛、腹脹時常服用抗炎藥止痛。研究表明,與不使用布洛芬相比,頻繁飲酒者經常服用布洛芬會使胃腸道出血風險增加2.7倍,偶爾服用增加1.2倍。
6.吸煙。單純吸煙增加消化道潰瘍風險1.9倍,吸煙同時使用抗炎藥增至4倍。
以上介紹了使用抗炎藥以產生胃腸道反應的六類人群,希望這些人在使用抗炎藥物時要提高警惕,盡量避免這類藥物嚴重損傷胃黏膜。
相關文章
-
哪些中藥材能降壓?推薦八種降壓藥材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大家要知道高血壓帶來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對于有高血壓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壓,血壓控制不好會誘發
-
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注意煎藥的時間中藥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而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可以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但是服藥時要注意很多問題,煎藥時也要注意時間
-
中醫五大妙方讓你擺脫耳聾耳鳴人的耳朵出現了問題也是會照成很多的影響和傷害的,當然對于這些問題人們也要做好了解,因為畢竟耳朵出現了問題會影響人們正常的
-
補藥的煎制方法 補藥怎么吃才最好呢養生保健是現在很盛行的,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過身體鍛煉為身體進補些補藥等方法,繼而增強身體起到健康長壽,特別是服用中藥
-
中藥煎煮有三個小技巧 你知道嗎現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著不吃西藥來治療了,因為西藥對于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大,就想著吃點中藥來調理,只是在中藥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