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緩解疼痛不宜常吃鎮痛藥
關節炎是常見的疾病,經常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現象,很多老年人朋友在處理關節疼痛時經常會吃一些止痛藥,只要疼痛消失了,就以為疾病消除了,其實這是不對的,專家介紹,緩解關節疼痛不宜經常服用鎮痛藥,否則會帶了其他病癥。
病例:劉玉蘭(化名),女,65歲,雙膝關節疼痛5年余,上下樓梯膝痛明顯,夜間靜息痛,晨起時關節僵直,由于家務繁重,很少到醫院檢查治療,平日在家每逢疼痛就自服止痛片,起初一兩年效果明顯,疼痛可減輕一兩周,近半年服藥后,自覺疼痛只可緩解兩三天,并常感胃部燒灼,來醫院就診,通過檢查診斷雙膝骨關節炎,因其有胃腸道癥狀建議胃鏡檢查,結果回報為消化性潰瘍,這就是長期不合理服用止痛藥造成的危害。
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各種關節肌肉疼痛,常會因工作緊張、家務繁重或旅行出差等原因,不能及時就診,往往就自行服止痛藥以緩解癥狀。需要提醒的是,盡管止痛片是家庭必備常用藥,短期合理使用可以起到安全鎮痛作用,但此類藥只可暫時服用,即緩解疼痛而不能根治,如長期使用,特別是濫用或用量過大,會出現諸多副作用。劉玉蘭就是圖方便長期不合理服止痛藥,導致消化性潰瘍發生,不但原發病沒有得到科學治療,還引起并發癥。
疼痛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在組織損傷發生炎癥時,局部產生釋放致痛物質,前列腺素合成增加,前列腺素提高痛覺感受器對致痛物質敏感性,對炎性疼痛起放大作用引起疼痛。目前臨床用于改善關節疼痛的藥物主要有口服藥物,以及外用擦劑止痛藥肌松劑,常用的有布洛芬、樂松、羅非昔布、塞來昔布、扶他林乳膠劑等,其鎮痛機理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淋巴細胞活性和活化T淋巴細胞分化,減少對傳入神經末梢的刺激,直接作用于傷害性感受器阻止致痛物質形成和釋放,從而起到消炎止痛作用,上述藥物沒有成癮性,適用于中度疼痛,使用廣泛且療效明顯,可用于一般常見各類關節疼痛。
經常服用改善關節疼痛藥物易引起嚴重胃腸道不良反應(潰瘍、出血、穿孔)和心血管系統、肝腎功能損害,此類藥只可緩暫時之需,不是根治途徑。服用時應在醫生指導下,科學合理短期服用,避免同時服用兩種以上止痛類藥物,劑量應根據實際調整。在確保安全前提下,藥物劑量由小到大,直到疼痛消失,用藥前需要咨詢專科醫生以評估服用此類藥物對胃腸道和心腦血管、肝腎功能的風險,依據個性化調整治療方案。
長期和濫用止疼藥的主要危害有:
1.誘發胃腸道反應,輕者引發胃炎,嚴重者會引起胃潰瘍甚至出血和穿孔;2.腎功能損害,引發慢性間質性腎炎及腎功能不全等;3.肝功能損害,引起肝區疼痛不適及轉氨酶升高等癥狀;4.影響血小板生理功能,使凝血時間延長引起出血傾向;5.過敏反應,會出現皮疹、藥物熱等情況;6.可能發生掩蓋真實病情,耽誤最佳治療時機;7.部分患者會出現依賴成癮現象。
對于改善關節疼痛的藥物,短期合理對癥服用效果明顯且安全,但盡可能少吃也不要依賴。國外有本暢銷書叫《無效的治療》,書中第一句話就是“人類如果把藥物都倒進了大海,對人類是個幸事,對魚卻是個災難”。所以呼吁大家少吃止痛藥、吃必須吃的藥和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吃藥。
-
哪些中藥材能降壓?推薦八種降壓藥材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大家要知道高血壓帶來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對于有高血壓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壓,血壓控制不好會誘發
-
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注意煎藥的時間中藥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而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可以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但是服藥時要注意很多問題,煎藥時也要注意時間
-
中醫五大妙方讓你擺脫耳聾耳鳴人的耳朵出現了問題也是會照成很多的影響和傷害的,當然對于這些問題人們也要做好了解,因為畢竟耳朵出現了問題會影響人們正常的
-
補藥的煎制方法 補藥怎么吃才最好呢養生保健是現在很盛行的,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過身體鍛煉為身體進補些補藥等方法,繼而增強身體起到健康長壽,特別是服用中藥
-
中藥煎煮有三個小技巧 你知道嗎現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著不吃西藥來治療了,因為西藥對于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大,就想著吃點中藥來調理,只是在中藥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