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保健 中醫安胎常用藥
“十月懷胎,順利生產”是每個媽媽的心愿,但是生活總會出現一些意外,有些時候準媽媽不得不服用一些安胎藥,孕婦服藥需要十分小心,否則會危害到寶寶的健康,那么常見的保胎藥有哪些呢?
清熱安胎用黃芩
中醫婦科認為:“胎前宜清。”黃芩味苦性寒,為清熱安胎的主要藥物。張仲景的黃芩湯用黃芩配芍藥、甘草、大棗而成,能治各種里熱腹痛證。婦科借用作清熱安胎的基礎方,可與下列諸安胎藥配合同用。
和胃糯米與砂仁
妊娠早期常見有胃氣不和之嘔吐惡心、不思飲食等惡阻之證。和胃安胎是首選之法。砂仁芳香和胃,善于安胎止嘔,故以臨床所常用。輕者單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亦同與其他藥伍用。中成藥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惡阻。糯米多膠黏之性,既可養胃又能安胎,民間有用苧麻10g,糯米30g~50g,煮粥食之,可常用食療保胎法。
健脾安胎用白術
孕婦的脾胃健強,胎兒的營養充足,胎氣自固。反之,若孕婦脾胃虛弱,易于損傷胎氣。健脾安胎比和胃重要。白術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藥物。《備急千金要方》早有用白術配黃芩、白芍藥安胎之專用方。后世有安胎白術散、健脾資生丸等方,都以白術健脾安胎為主的。
補氣黃芪與黨(人)參
母體元氣充沛,胎氣自然牢固。如果孕婦元氣不足,會出氣中氣不足,小腹有下墜感,或見小便不通等癥狀。補氣安胎是常用大法,黃芪、黨(人)能是常用的補氣首物。香砂六丸中就由人參、白術、砂仁等藥配合而成,既可健脾、和胃,又能補氣安胎,故為治妊娠惡阻的中成藥。補中益氣重用黃芪、黨(人)參、白術等藥配升麻、柴胡而成,使中氣上升;對妊娠轉胞、小便小通,或有小腹下墜感者甚為合適。
養血地、膠、芍、歸身
母體的血液是維持胎兒生長的重要物質。如果孕婦血虛,最為影響胎兒,或見漏紅之象,多為流產先兆。養血安胎法為臨床最常用。主要藥物有地黃、芍藥、當歸身、阿膠等。成方膠艾四物湯即以四藥為主,既可養血安胎,又能止血止漏,故為臨床所常用。十全大補湯能溫補氣血,孕婦氣血兩虛者,每多選用之。
補腎仲、斷、菟、寄生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妊娠亟須腎氣充足,胎兒易生長成熟。又謂“腰為腎之府”,孕婦腎虛,會出現腰酸,每當孕婦流產之際,必然腰酸、腹痛、出血三癥并見。因此,補腎安胎一法是不可缺少的。常用藥有菟絲子、杜仲、續斷、桑寄生、山茱萸等。張錫純的壽胎丸就是用菟絲子、桑寄生、阿膠等藥組成的,既可補腎安胎,又能強腰、止血,確為一首良方。
南瓜蒂和苧麻根,配合六法胎安寧
上述民間驗方苧麻根糯米粥中,有的再加南瓜蒂同煮吃,收效更佳。臨床醫家常服用南瓜蒂和苧麻根與以上六法配合應用。成方泰山磐石飲為治療屢屢滑胎即習慣性流產的安胎名方。綜觀全方用法,以上各法齊備,用的及時,其胎自堅如磐石,穩如泰山,名符其實矣。
-
哪些中藥材能降壓?推薦八種降壓藥材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大家要知道高血壓帶來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對于有高血壓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壓,血壓控制不好會誘發
-
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注意煎藥的時間中藥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而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可以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但是服藥時要注意很多問題,煎藥時也要注意時間
-
中醫五大妙方讓你擺脫耳聾耳鳴人的耳朵出現了問題也是會照成很多的影響和傷害的,當然對于這些問題人們也要做好了解,因為畢竟耳朵出現了問題會影響人們正常的
-
補藥的煎制方法 補藥怎么吃才最好呢養生保健是現在很盛行的,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過身體鍛煉為身體進補些補藥等方法,繼而增強身體起到健康長壽,特別是服用中藥
-
中藥煎煮有三個小技巧 你知道嗎現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著不吃西藥來治療了,因為西藥對于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大,就想著吃點中藥來調理,只是在中藥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