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趁熱喝不一定好 如何避免服藥嘔吐
熬好藥后,很多人的反應都是趁熱喝,而且還會催促別人要趁熱喝,中藥是要趁熱喝嗎,中醫專家的回答是未必~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湯藥,需要分開說明,而且服用藥物時可能有嘔吐反應,如何緩解呢,專家也給出的幾個小招。
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如瓜蔞仁、乳香等,溫服和胃益脾,能減輕刺激。丸、散類的中成藥應該以溫開水送服,這也是溫服的一種。發散風寒的中藥如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等,應該“熱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熱稀飯、熱水,以助藥力。
解毒、清熱的藥,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藥,則“冷服”效果更好。對于清熱類中成藥片劑或膠囊劑,水溫太熱,會導致藥物中的揮發性成分揮發掉。而對于感冒清熱顆粒等顆粒狀清熱類中成藥,通常會含有一些清溫解表的成分,水溫過熱也會影響藥效。因此,對于這類顆粒狀中成藥,應當用60℃~70℃的水沖開,等水溫降至40℃左右時再服用。
養生專家認為每種中藥都具有苦、辛、酸、麻、咸、澀等不同的味道,所煎出來的煎劑將這些味道匯集到一起就會形成難以下咽的氣味。特別是一些味覺神經敏感的病人,很容易出現惡心、嘔吐等現象。所以說中藥不一定要趁熱喝,有些藥物放涼了,服用會更有效果,不一定要趁熱喝,這個和吃飯是一樣的,趁熱吃反而會傷害腸胃,影響食欲。
如何避免或阻止因服用中藥、湯藥而帶來的嘔吐現象?
一是采用小量頻服法
即先讓病人服一小口試探,若吐就讓其吐出,如此兩三次后,一般就可適應,然后再一次服下,一般就不會再吐了。
二是采用大量快服法
即待湯藥涼了以后,屏住呼吸一口氣將湯藥喝完,飲藥途中最好不要停頓,以免勾起藥味而誘發嘔吐。飲完湯藥后立即用涼開水漱口再飲少量涼開水。也可嚼一塊口香糖以去除藥味。
三是采用藥物干預法
甘草20克,水煎服,不吐時再服湯藥(中藥中有大戟、芫花、海藻、甘遂等反甘草藥物則不用此法,以免出現相反作用);白芷末6克放于舌上,再以舌舐咽;服藥后嘔吐不止時:可在湯藥中加1~2湯匙姜汁,或服藥后再服一些姜湯。
-
哪些中藥材能降壓?推薦八種降壓藥材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大家要知道高血壓帶來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對于有高血壓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壓,血壓控制不好會誘發
-
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注意煎藥的時間中藥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而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可以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但是服藥時要注意很多問題,煎藥時也要注意時間
-
中醫五大妙方讓你擺脫耳聾耳鳴人的耳朵出現了問題也是會照成很多的影響和傷害的,當然對于這些問題人們也要做好了解,因為畢竟耳朵出現了問題會影響人們正常的
-
補藥的煎制方法 補藥怎么吃才最好呢養生保健是現在很盛行的,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過身體鍛煉為身體進補些補藥等方法,繼而增強身體起到健康長壽,特別是服用中藥
-
中藥煎煮有三個小技巧 你知道嗎現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著不吃西藥來治療了,因為西藥對于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大,就想著吃點中藥來調理,只是在中藥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