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吃藥后發燒有可能是藥物熱
最近很多人感冒,感冒時會吃藥,但是也有人發現在吃藥后會出現發熱的現象,這是感冒的并發癥狀,還是藥物的作用呢,中醫專家介紹說服用藥物后可能出現藥物熱,這也是應該注意到的。
藥物熱是種不良反應。由藥物直接或間接作用引起的發熱稱為藥源性發熱,是藥物不良反應之一。如果是首次用藥,發熱可經10天左右的致敏期后發生;多為持續高熱,常達39℃,甚至40℃以上。發熱雖高,精神狀態、食欲等卻尚好;用退燒藥效果不好。
藥物熱除發熱表現外,還可能有其他過敏癥狀。判斷藥物熱可考慮以下幾項依據:原本不發熱的病,用藥后出現發熱;原先是發熱的疾病,用藥后該病的其他癥狀都消失,唯獨發熱癥狀依然頑固地存在或加劇;用藥后除發熱外,有時還伴有皮疹、黃疸、胃腸道癥狀等過敏反應;停藥后,發熱會在1—2日內消退。
多半藥物可能導致藥物熱。臨床藥理研究表明,抗生素(青霉素、紅霉素等)、抗組織胺藥(撲爾敏、苯海拉明等)、磺胺類藥等都能引起藥物熱。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本身也可能引起發熱,在服用后,如果出現發熱癥狀,不能以感冒發燒處理,更不可隨意用藥。最好每日測3次體溫,同時注意有無其他過敏癥狀,如典型的皮疹、哮喘等。
發生藥物熱在醫生指導下停藥。發生藥物熱時,在醫生指導下停用可疑藥物后,體溫多于兩天內恢復。如果能夠確定引起發熱的藥物,則應在醫生指導下換藥。如果藥物熱伴有其他損害,應酌情使用抗過敏藥、激素類藥和維生素C,便于盡快康復。如果高燒持續不退且同時出現嚴重疼痛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相關文章
-
哪些中藥材能降壓?推薦八種降壓藥材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大家要知道高血壓帶來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對于有高血壓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壓,血壓控制不好會誘發
-
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注意煎藥的時間中藥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而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可以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但是服藥時要注意很多問題,煎藥時也要注意時間
-
中醫五大妙方讓你擺脫耳聾耳鳴人的耳朵出現了問題也是會照成很多的影響和傷害的,當然對于這些問題人們也要做好了解,因為畢竟耳朵出現了問題會影響人們正常的
-
補藥的煎制方法 補藥怎么吃才最好呢養生保健是現在很盛行的,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過身體鍛煉為身體進補些補藥等方法,繼而增強身體起到健康長壽,特別是服用中藥
-
中藥煎煮有三個小技巧 你知道嗎現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著不吃西藥來治療了,因為西藥對于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大,就想著吃點中藥來調理,只是在中藥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