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藥箱”必備的13味中藥
我們每個家里都要準備一個小藥箱,以備不時之需,很多人越來越傾向于中藥治病,副作用小,治療徹底。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生活中常備的13味中藥及其功效。
1、菊花
此中藥味辛、甘、苦,性微寒,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明目等功效。因熱傷風、肝火盛所致的頭暈頭痛、目赤腫痛等癥狀,可泡1杯菊花茶喝。
2、枸杞子
此中藥味甘性平,具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等功效。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取寧夏枸杞子適量,用清水洗凈、烘干、打碎、分裝,每天取20克,分2次于空腹時服,2個月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停服其他中西藥;老人夜間口干癥,可取枸杞子30克,用清水洗凈,于睡前嚼服,一般10天后即可見效;男性不育癥患者可取枸杞子15克,用清水洗凈,于每晚嚼細咽下,2個月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適當戒房事。
3、羅漢果
此中藥味甘、酸,性涼,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咳、滑腸排毒、嫩膚益顏、潤肺化痰等功效。羅漢果煎水、沖泡飲用或直接嚼著吃均可,每天2次,每次以10克為宜。
4、陳皮
此中藥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調中、祛濕、化痰等功效。對于咳嗽不止且痰液稀白的患者,可用陳皮泡水喝。
5、薏米
此中藥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清熱排膿等功效。在濕氣較重的季節或地區,可用薏米煮湯喝。薏米性微寒、偏涼,所以平時怕冷的陽虛體質者不宜長期服用。
6、玉米須
此中藥味甘性平,具有利尿清熱、平肝利膽的作用。慢性腎炎患者,可取干燥玉米須50克,加溫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待藥液煮至300~400毫升時,去渣取汁,于每日1次或分次服;齒齦出血患者,可取玉米須50克,置于保溫瓶中,用沸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左右,1日內分數次服,每日1劑,7日為1個療程;糖尿病患者,可取玉米須30克,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一般2~4個月即可顯效。
7、艾葉
此中藥味苦、辛,性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祛濕止癢、安胎的作用。因風寒所致的咳嗽,可采用艾葉熏腳的方法;皮膚癤腫可取艾條1根,點燃一端,距患處3~5厘米進行熏灸,每日1次,每次10分鐘;胃痛可取艾葉適量,打入雞蛋一起攪拌均勻,炒至半熟,加清水適量煮沸,渣水共服,每日3次。
-
哪些中藥材能降壓?推薦八種降壓藥材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大家要知道高血壓帶來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對于有高血壓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壓,血壓控制不好會誘發
-
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注意煎藥的時間中藥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而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可以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但是服藥時要注意很多問題,煎藥時也要注意時間
-
中醫五大妙方讓你擺脫耳聾耳鳴人的耳朵出現了問題也是會照成很多的影響和傷害的,當然對于這些問題人們也要做好了解,因為畢竟耳朵出現了問題會影響人們正常的
-
補藥的煎制方法 補藥怎么吃才最好呢養生保健是現在很盛行的,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過身體鍛煉為身體進補些補藥等方法,繼而增強身體起到健康長壽,特別是服用中藥
-
中藥煎煮有三個小技巧 你知道嗎現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著不吃西藥來治療了,因為西藥對于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大,就想著吃點中藥來調理,只是在中藥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