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藥用自來水 影響中藥藥效發揮
中藥治療疾病,免不了要服用中藥,服用中藥要煎中藥,那么煎中藥可以使用自來水嗎?還有我們在煎中藥的時候需要注意使用什么樣的水呢?煎中藥加多少水呢?下面我們就一一為大家講解。
我們知道,為了消毒殺菌達到飲用安全,自來水中一般都要加用漂白粉等,并使其含有一定量的余氯(大于0.3毫克/升)。而氯是一種較強的氧化劑,同許多有機物可發生氧化反應。若是用這種水來煎中藥,必然會對中藥有效成分有所影響,使藥效大打折扣。
那么,怎樣去除生自來水中的余氯呢?最簡便有效的方法是:將水燒沸即可——水在加熱的過程中,其中的余氯會隨水汽逐漸蒸發掉。
但要注意,剛燒開的水(包括溫水)煎中藥也不好。這是因為用開水煎中藥不利于水分滲入藥物組織內部,有礙藥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特別是含有淀粉的中藥,如山藥、芡實、薏苡仁等更易使淀粉凝結,導致有效成分無法煎出。
忌用熱水煎煮
如果直接用熱水煎煮,中藥才表層的淀粉、蛋白質等成分會突然受熱而糊化或凝固,妨礙淀粉、蛋白質本身的浸出,也阻礙中藥材內部其他有效成分的浸出。正確的做法是先把藥物用涼開水浸泡一段時間后(30分鐘左右)再煎,這樣有利于中藥材所含有效成分的浸潤、溶解、浸出。現在城鎮居民的生活用水,多是自來水,它既不是天水類(雨霧雪水),也不同于地水類(江湖河水),而是經過化學處理的水。為了保證對水的消毒。自來水必須含一定量的余氯,而水質較差的地區,余氯含量更大。氯是較強的氧化劑,同許多有機物可發生氧化作用。由于涼開水已煮沸過,余氯都已揮發,這就避免了余氯對有效成分的破壞作用。同時,在水的加熱過程中,由于生水中鈣和鎂的重碳酸鹽分解沉淀,降低了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從而減少藥材中有效成分與鈣鎂離子結合沉淀的機會,使藥汁中有效成分濃度提高。所以煎煮中藥以涼開水為好。
正確的做法是:
先把開水放涼,再加入藥物中,浸泡一陣子(約30分鐘),然后置于火上煎煮,這樣才能使藥物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從而使藥物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當然,第二煎用開水或溫水則無妨。
-
哪些中藥材能降壓?推薦八種降壓藥材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大家要知道高血壓帶來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對于有高血壓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壓,血壓控制不好會誘發
-
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注意煎藥的時間中藥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而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可以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但是服藥時要注意很多問題,煎藥時也要注意時間
-
中醫五大妙方讓你擺脫耳聾耳鳴人的耳朵出現了問題也是會照成很多的影響和傷害的,當然對于這些問題人們也要做好了解,因為畢竟耳朵出現了問題會影響人們正常的
-
補藥的煎制方法 補藥怎么吃才最好呢養生保健是現在很盛行的,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過身體鍛煉為身體進補些補藥等方法,繼而增強身體起到健康長壽,特別是服用中藥
-
中藥煎煮有三個小技巧 你知道嗎現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著不吃西藥來治療了,因為西藥對于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大,就想著吃點中藥來調理,只是在中藥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