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成藥的誤區 忌不辨證隨意選藥
生病了我們需要治病,治病的藥物有很多,中成藥也是常見的一種藥物療法,很多人認為中成藥的副作用小,所以成了人們喜歡的一種療法。那么中成藥真的沒有副作用么?下面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下使用中成藥的誤區。
不辨證,隨意選藥。以感冒為例,在中醫上分風寒、風熱等不同證型,感冒清熱顆粒用于風寒感冒,雙黃連用于風熱感冒,而不是見感冒就可用感冒清熱顆粒或雙黃連;還有許多人發現自己“上火”了,就自行服用清熱解毒類中成藥,殊不知“火”亦有實火和虛火之分,還有虛實夾雜之證。如患者本身脾胃虛寒,若咽喉腫痛就自行用牛黃解毒片之類的清熱解毒藥,可能更加損傷中焦陽氣,加重脾胃虛寒。
中成藥沒有副作用。“是藥三分毒”,藥品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必然存在一些不良反應,中成藥當然不例外。若使用不當,也會出現一定的毒副作用。另外,有些中成藥本身含有毒成分,如大活絡丸含草烏,補腎益腦丸、柏子養心丸含朱砂等。這些藥物一定要在中醫師或中藥師的指導下服用。
把補益類中成藥當營養品。補益類藥物有補陽、補氣、補血、補陰之不同,分別適用于不同的人群。應用補益藥應遵循“虛則補之”的原則,要注意“防止不當補而誤補”和避免“當補而補之不當”。補氣、補陽藥多溫燥易助火生熱,補血、補陰藥易滋膩礙胃。如高血壓患者甚至健康人服用過量人參,可能出現“濫用人參綜合征”;痰濕體質者選用六味地黃丸、阿膠等來滋補身體,則可能出現腹脹等癥狀。
劑量隨意增減。中成藥的用量應以藥物的性質、患者的病情及個體差異等諸多因素,綜合分析而定。如果不了解藥物的成分,尤其是含有毒性成分的中成藥,隨意加大劑量,不但無法達到治療目的,反而可能出現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
疾病復雜時,聯合用藥。包括中成藥與湯藥、不同的中成藥、中成藥與西藥等。在聯合用藥時,要仔細閱讀說明書,了解其成分,避免含“十八反”的中成藥聯合應用。例如消渴丸是含有西藥格列本脲的降糖中成藥,若隨意與其他降糖西藥合用,可能出現血糖過低等嚴重不良反應。
劑型選擇不合理。中成藥劑型十分豐富,每種劑型各有自己的適用范圍,臨床需合理選擇。如丸、片劑吸收慢而作用持久,適用于輕、慢性病患者;沖劑、散劑吸收較快,適用于急性病患者;浸膏劑通常以滋補為主;注射劑因作用快、吸收迅速,適用于重癥和急救或不能口服的患者。
服用中成藥要注意哪些誤區呢?以上為大家介紹了服用中成藥的誤區,大家在服用中成藥的時候一定要科學的服務,千萬不要踏進以上的誤區。
-
哪些中藥材能降壓?推薦八種降壓藥材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大家要知道高血壓帶來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對于有高血壓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壓,血壓控制不好會誘發
-
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注意煎藥的時間中藥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而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可以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但是服藥時要注意很多問題,煎藥時也要注意時間
-
中醫五大妙方讓你擺脫耳聾耳鳴人的耳朵出現了問題也是會照成很多的影響和傷害的,當然對于這些問題人們也要做好了解,因為畢竟耳朵出現了問題會影響人們正常的
-
補藥的煎制方法 補藥怎么吃才最好呢養生保健是現在很盛行的,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過身體鍛煉為身體進補些補藥等方法,繼而增強身體起到健康長壽,特別是服用中藥
-
中藥煎煮有三個小技巧 你知道嗎現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著不吃西藥來治療了,因為西藥對于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大,就想著吃點中藥來調理,只是在中藥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