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制中藥有哪些技巧呢
生活中很多人服用中藥,都會是自己在家煎煮,就是為了圖一個方便。但煎制的過程中,有很多的方面都需要注意到,如果稍不注意,就會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不能夠發(fā)揮最好的效果。所以在煎制中藥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技巧,那么都有哪些煎制中藥的技巧呢?
1、掌握好火候是關(guān)鍵
中醫(yī)有“武火”(大火)、“文火”(小火)之分,這是很有科學道理的,一般先大火煮沸,再改小火,以免藥汁溢出及過快熬干。對質(zhì)地輕、具有升散、易揮發(fā)的藥,如花、莖、葉等,大火煎,沸后改小火煮10分鐘即可。對質(zhì)重、具有沉降、滋補類藥,如根、塊、礦物質(zhì)等,大火煮開后,小火慢煎約50分鐘,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藥液之中。
某些中藥只有經(jīng)過小火慢煎才能降低或解除其毒性,如烏頭、狠毒等。而解表藥、清熱藥、芳香藥,要用大火快煎,否則,會使有效成分損失過多,或改變其藥性。另外,具體處方中還會見到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泡服、沖服等,這些特殊要求在前面已經(jīng)有所交待。
2、選擇容器很重要
宜用砂鍋、瓦罐或搪瓷罐,忌用鐵鍋、銅鍋等金屬鍋。先用冷水浸泡使藥物變軟,有效成分易于滲透到水中,加水超過藥面二橫指。浸泡時間,以花、葉、莖為主的藥物20分鐘左右;以根、種子、果實為主的藥物約30分鐘;以動物為主的藥物可長至60分鐘。外感祛邪藥物浸泡宜短,而內(nèi)傷滋補藥浸泡宜長。
3、濾取藥汁應重視
首先應該將煎好的藥鍋離火3分鐘后濾取藥汁,不要等待藥液冷卻后取汁,因有些藥的有效成分冷卻后變成大顆粒容易沉淀而被棄之。濾藥一定要用紗布網(wǎng)罩,可以去除藥汁中的雜質(zhì),尤其對有絨毛的藥物,容易刺激患者咽喉而致咳嗽、惡心,通過紗布濾藥很有益處。
了解以上煎制中藥的火候、容器和工序,是讓藥效得到最大發(fā)揮的重要保證。
溫馨提示:注意先煎、后下
“先煎”的目的通常是為了增加某些藥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藥物的毒性;而“后下”,則是為了減少揮發(fā)油的損耗,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壞。
通常礦石類,如貝殼類、角甲類藥物,因質(zhì)地堅硬,必須先煎以助煎出其有效成分。如生石膏、石決明、龜板、鱉甲等可先打碎煎30分鐘,再加入其他藥材一同煎煮;而一些有毒的藥物,如烏頭、附子、商陸等,必須先煎1~2小時,才能達到減毒或去毒之效。此外,某些植物藥,如天竺黃、火麻仁、石斛等,也須先煎10~30分鐘才能發(fā)揮效用。
后下的藥物包括氣味芬芳、含揮發(fā)油多的藥物,如薄荷、藿香、豆蔻、砂仁以及一些不宜久煎的藥物,如鉤藤、杏仁等,應在湯劑煎好前5~10分鐘入鍋。
煎制中藥的過程中,掌握合理的技巧,能夠煎制出一鍋更好的中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所以在煎制中藥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先煎后下,還要掌握好火候,選擇合理的容器,只有這樣才能夠煎制出更好的中藥,不僅不會浪費藥材,還會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哪些中藥材能降壓?推薦八種降壓藥材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大家要知道高血壓帶來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對于有高血壓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壓,血壓控制不好會誘發(fā)
-
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注意煎藥的時間中藥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而且具有調(diào)理身體的作用,可以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但是服藥時要注意很多問題,煎藥時也要注意時間
-
中醫(yī)五大妙方讓你擺脫耳聾耳鳴人的耳朵出現(xiàn)了問題也是會照成很多的影響和傷害的,當然對于這些問題人們也要做好了解,因為畢竟耳朵出現(xiàn)了問題會影響人們正常的
-
補藥的煎制方法 補藥怎么吃才最好呢養(yǎng)生保健是現(xiàn)在很盛行的,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過身體鍛煉為身體進補些補藥等方法,繼而增強身體起到健康長壽,特別是服用中藥
-
中藥煎煮有三個小技巧 你知道嗎現(xiàn)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著不吃西藥來治療了,因為西藥對于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大,就想著吃點中藥來調(diào)理,只是在中藥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