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拔罐法介紹--火罐法
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于皮膚,造成郁血現象的一種療法。拔火罐與針灸一樣,也是一種物理療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療法中最優秀的療法之一。火罐法排氣方法的選擇,應根據施術部位和體位靈活運用。拔火罐排氣法一般采用閃火法、投火法和貼棉法3種,其中閃火法適用于各種體位,投火法和貼棉法適用于側位和橫拔位。
(1)投火法:是指將點燃的小紙條或酒精棉球投入罐內,不等紙條燒完,迅速將罐罩在應拔的部位上,紙條未燃的一段向下,可減少燙傷皮膚。此法適用于側向橫拔,不可移位,否則會因燃燒物下落而灼傷皮膚。
(2)貼棉法:用1厘米見方左右的棉花一塊,不用太厚,略浸酒精,貼在罐內壁上中段或底部,點燃后罩于選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此法也多用于側向橫拔,同樣不可蘸太多酒精,以免灼傷皮膚。
(3)閃火法:用鑷子夾酒精球點燃后,伸入罐內旋轉一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將罐具扣在需拔穴位上。操作時要注意蘸酒精不要太多,避免火焰隨酒精流溢燙傷皮膚;火焰也不宜在罐內停留時間太長,以免罐具過熱而燙傷皮膚。
若病變范圍比較小,或壓痛點只有一點,即可用單罐法。如胃痛可在中脘穴拔罐;偏頭痛可在太陽穴拔罐;牙痛在頰車穴拔罐;軟組織扭挫傷在阿是穴拔罐;癰切開或自潰后在患部拔罐排膿等。
若病變范圍比較大,或疼痛敏感點較多,可采取多罐法治療,根據病變部位的解剖形態,吸拔數個乃至十數個火罐。如某一肌束勞損疼痛,可按照肌束的位置或形狀吸拔多個火罐;如某臟腑或器官瘀血疼痛時,可按該臟器的解剖學位置對應的體表縱橫并列吸拔多個火罐。
相關文章
-
拔火罐能冬病夏治在我國民間很早就有用瓶拔火罐以達到減輕病痛的放法,在醫院針灸科更能看到針灸總是少不了拔火罐,拔火罐簡稱拔罐,是中醫外治范
-
秋季拔罐要注意 五個事項要牢記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在秋季拔罐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這個季節不冷不熱,是非常適合拔罐養生的,但是拔罐,我們是有很多的事情要
-
拔火罐對治療頸椎病是否有效?頸椎病會引起頸肩疼痛,會嚴重困擾到患者的生活,會影響到生活質量,所以通過拔罐的方式可有效緩解頸椎病的癥狀,對于有頸椎病的
-
哪些人群不適合拔火罐拔火罐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起到調理身體的功效,拔火罐能夠幫助治療身體疾病,也可以促進人體濕氣和寒氣的排出,但是
-
拔火罐要注意哪些事項拔火罐可以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并且具有調理身體的功效,大家要注意拔火罐的正確方式,同時也應該要做好拔火罐的準備工作,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