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簡介四種拔罐常用方法
拔罐療法是很好的保健養生的方式,拔罐法又叫吸筒法,古代稱為角法,在我國晉代已開始應用。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拔罐常用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留罐法:為最常見的吸拔形式。是指罐具吸著之后,停留5~20分鐘再取掉。面部及皮膚比較嬌嫩的部位,留罐時間宜短,肌肉豐厚的部位可長一些。一般以局部顯現紅潤或瘀斑為宜。注意,留罐時間太長施術部位會出現水泡,可涂以龍膽紫藥水,必要時加以包扎,多在數日內吸收結癡,不留瘢痕。留罐法適于火罐治療的各種病癥。
(2)閃罐法:是指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復多次,直至局部潮紅或出現瘀斑為止。多用于局部麻木和生理功能減退的病癥。
(3)走罐法:又稱為推罐法。多用于病灶面積較大,肌肉豐厚的部位。先在該部位擦上一層凡士林或植物油脂,選擇罐口光滑的玻璃罐(多選中等型號),將罐吸上后,左手緊接扣罐部位上端的皮膚,使之繃緊,右手拉罐向下滑移,達到一定距離后,再將左手按緊下端皮膚,右手拉罐向上滑移。如此進行上下或左右反復推拉數次,至皮膚潮紅為止。本法常用于腰背部肌肉勞損等病癥。
(4)刺絡拔罐法:也有稱絮刺法。拔罐前,先在穴區用消毒三校針或皮膚針點刺或叩刺,然后撥罐留罐10~15分鐘。去罐后,拭去血跡。本法適用于各種扭挫傷及疼痛固定的肌肉疾病。
以上介紹了四種臨床經常使用的拔罐方法,如果你有在家拔罐的習慣,建議大家最好使用抽吸罐,避免使用火罐,以免造成燙傷。
相關文章
-
拔火罐能冬病夏治在我國民間很早就有用瓶拔火罐以達到減輕病痛的放法,在醫院針灸科更能看到針灸總是少不了拔火罐,拔火罐簡稱拔罐,是中醫外治范
-
秋季拔罐要注意 五個事項要牢記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在秋季拔罐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這個季節不冷不熱,是非常適合拔罐養生的,但是拔罐,我們是有很多的事情要
-
拔火罐對治療頸椎病是否有效?頸椎病會引起頸肩疼痛,會嚴重困擾到患者的生活,會影響到生活質量,所以通過拔罐的方式可有效緩解頸椎病的癥狀,對于有頸椎病的
-
哪些人群不適合拔火罐拔火罐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起到調理身體的功效,拔火罐能夠幫助治療身體疾病,也可以促進人體濕氣和寒氣的排出,但是
-
拔火罐要注意哪些事項拔火罐可以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并且具有調理身體的功效,大家要注意拔火罐的正確方式,同時也應該要做好拔火罐的準備工作,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