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異常反應的預防及處理
暈罐,是指在拔罐的過程中,病人出現頭暈、心慌、惡心、嘔吐、冒冷汗甚至暈厥等癥狀,這是拔罐后的異常反應。一般而言,單純拔罐引起暈罐者極為罕見,只有在施行針罐法和刺罐法時偶有發生。那么出現這樣的情況如何應對呢?
異常反應的預防及處理
(1)要仔細檢查罐子,不符合要求的棄之不用;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雖然拔罐的刺激不像針刺那樣強烈,但畢竟是穴位刺激。由于存在著個體差異,各人對刺激的反應程度強弱不一,故對于饑餓、疲勞、精神緊張、酒后的患者最好不要施術,尤其不要在反應強烈的穴位,如合谷、太沖等穴施術。環境氣溫不要太低,盡量不讓患者有寒冷感出現。
(3)上罐后要多詢問患者的感覺,多觀察罐內的皮膚變化情況。如果病人訴說吸拔太緊,有疼痛或燒灼感覺(涂藥罐、敷藥罐出現輕度灼痛感屬正常現象),可一手持罐,另一手的食指或拇指指尖輕輕壓一下罐口緣的軟組織,使軟組織與罐口邊緣間形成一個極小的縫隙,若是用氣嘴罐者,可稍旋松氣栓螺帽,讓少許空氣進入,以減小罐內負壓。如果是施行密排罐者,應檢查是否罐距太近,是否需調整。如果經上述處理后仍有不適,應脫罐檢查。假若局部皮膚起泡,也應起罐。起罐后,涂以甲紫藥水,并加以包扎,以預防感染。
(4)在施行針罐法時,如針口過于脹痛,或酸脹痛感向他處傳感,難以忍受,應起罐調整針的深度或刺向,待反應減輕后再進行拔罐。
(5)在施術過程中,如果出現暈罐現象,切勿驚慌失措,應把病人的衣服紐扣解開,給熱開水喝(可加些糖),注意保暖。經上述處理后,仍未能緩解癥狀時,應立即起罐,讓病人去枕平臥。如果反應仍加重者(如昏厥、低血壓),應把枕頭墊于腳下,使成頭低腳高位,同時以指甲緣切按患者人中穴或十宣穴,或用指尖揉按合谷、內關、足三里等穴。對出冷汗多或冷汗不止者,可用艾條溫灸涌泉穴或百會穴。經上述辦法處理后倘若昏厥、低血壓仍不能糾正者,可考慮應用中樞神經興奮劑或輸液。
-
拔火罐能冬病夏治在我國民間很早就有用瓶拔火罐以達到減輕病痛的放法,在醫院針灸科更能看到針灸總是少不了拔火罐,拔火罐簡稱拔罐,是中醫外治范
-
秋季拔罐要注意 五個事項要牢記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在秋季拔罐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這個季節不冷不熱,是非常適合拔罐養生的,但是拔罐,我們是有很多的事情要
-
拔火罐對治療頸椎病是否有效?頸椎病會引起頸肩疼痛,會嚴重困擾到患者的生活,會影響到生活質量,所以通過拔罐的方式可有效緩解頸椎病的癥狀,對于有頸椎病的
-
哪些人群不適合拔火罐拔火罐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起到調理身體的功效,拔火罐能夠幫助治療身體疾病,也可以促進人體濕氣和寒氣的排出,但是
-
拔火罐要注意哪些事項拔火罐可以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并且具有調理身體的功效,大家要注意拔火罐的正確方式,同時也應該要做好拔火罐的準備工作,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