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并非萬能 也需知道禁忌
拔罐是中醫運用在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個方法,有的人身上有什么不適就會選擇去拔罐。因為拔罐可以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所以每當我們身上有什么地方酸痛或者不舒服的時候,拔罐是首選。但是拔罐并不是適合所有病癥的,所以還是需要對癥下藥。那么拔罐的適應癥和禁忌是什么呢?
拔罐需知的適應癥和禁忌:
1、適應癥
拔罐療法對瘡瘍癰毒的治療有其獨到之處。
(1)拔罐形成的負壓作用于膿腔,可使膿液充分引流,減少全身中毒性反應,促進創口愈合。
(2)避免在治療深部膿腫和復雜多膿腔膿腫時大創口引流,減少病人痛苦,縮短引流創口愈合時間。
(3)促進膿栓脫落,縮短炎癥周期,少用抗生素,從而大大縮短了病程。
(4)拔罐的溫熱效應及持久均勻的負壓效應,改善了局部創面的血液循環,促進了復雜創面和經久不愈的慢性潰瘍的迅速愈合。
拔罐療法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在臨床上早已從早期的瘡瘍發展到用來治療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皮膚科、五官科等100多種疾病。特別是近年來,一些從未用本法治療過的疾病如白塞病、術后腹脹,以及一些疑難急癥如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水腫,甚至如心臟病、骨折等,使用本法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據臨床觀察,本法對高血壓、心絞痛亦有明顯療效。由于拔罐療法所具有的獨特醫療機理,其治療疼痛性疾病更為見長。
拔罐療法具有明顯的緩解疼痛效果,無論是內科的頭痛、腹痛、膽絞痛、風濕痛,還是外科的急性腰扭傷、慢性軟組織損傷,都可以用拔罐療法取得立竿見影的療效,有的甚至只需一次治療即可痊愈。
刺絡拔罐的鎮痛效果尤為顯著。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疼痛多因經絡阻滯,氣血瘀阻。刺絡拔罐能有效地去瘀行血,通經活絡,臨床常用于治療各種疼痛。現代醫學也認為,刺絡拔罐刺激了某一局部的神經,調節了相應部位血管和肌肉的功能,反射性解除血管和平滑肌的痙攣,產生了明顯的止痛效果。
另外,用本法治療效果較理想的病證有: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哮喘、支氣管炎、百日咳、冠心病、心律不齊、中暑、肺水腫、急性胃腸炎、胃痛、小兒消化不良、高血壓、中風后遺癥、糖尿病、頭痛、脅痛、神經痛、肌肉痛、關節痛、腰背痛、痛經、月經不調、乳腺炎、術后腸粘連、蕁麻疹、帶狀皰疹、產后缺乳、牙痛、扁桃體炎、面癱、毒蛇咬傷、瘡瘍初起、近視等。
2、禁忌癥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禁用或慎用拔罐療法。
(1)凝血機制不好,有自發性出血傾向或損傷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療法,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等。
(2)皮膚嚴重過敏或皮膚患有疥瘡等傳染性疾病者不宜拔罐。
(3)惡性皮膚腫瘤患者或局部破損潰爛、外傷骨折、靜脈曲張、體表大血管處、皮膚喪失彈性者,局部皮膚不宜拔罐。
(4)妊娠期婦女的腹部、腰骶部及乳部不宜拔罐,拔其他部位時,手法也應輕柔。
(5)肺結核活動期,婦女經期不宜拔罐。
(6)重度心臟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嚴重水腫的患者不宜拔罐。
(7)五官部位、前后二陰部位不宜拔罐。
(8)重度神經質、全身抽搐痙攣、狂躁不安、不合作者,不宜拔罐。
(9)醉酒、過饑、過飽、過渴、過勞者,慎用拔罐。
拔罐雖好,但不適合所有人和所有情況。只有對癥下藥才能達到最佳藥效,拔罐選對了時候和病癥,那么就非常有效果,如果選錯了,在不適合拔罐的時候選擇了拔罐,那么就會有很嚴重的后果。所以拔罐前一定要了解拔罐的適應癥和禁忌,以免產生其他不良反應。
-
拔火罐能冬病夏治在我國民間很早就有用瓶拔火罐以達到減輕病痛的放法,在醫院針灸科更能看到針灸總是少不了拔火罐,拔火罐簡稱拔罐,是中醫外治范
-
秋季拔罐要注意 五個事項要牢記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在秋季拔罐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這個季節不冷不熱,是非常適合拔罐養生的,但是拔罐,我們是有很多的事情要
-
拔火罐對治療頸椎病是否有效?頸椎病會引起頸肩疼痛,會嚴重困擾到患者的生活,會影響到生活質量,所以通過拔罐的方式可有效緩解頸椎病的癥狀,對于有頸椎病的
-
哪些人群不適合拔火罐拔火罐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起到調理身體的功效,拔火罐能夠幫助治療身體疾病,也可以促進人體濕氣和寒氣的排出,但是
-
拔火罐要注意哪些事項拔火罐可以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并且具有調理身體的功效,大家要注意拔火罐的正確方式,同時也應該要做好拔火罐的準備工作,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