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拔罐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人喜歡拔罐,其實拔罐的注意事項有很多。大家要注意避免出現暈,而且要注意找到適合的體位。要注意避免出現燙傷,拔罐是一種常見的去除疼痛的方法,還可以緩解疲勞,那么,自行拔罐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預防暈罐
和暈針一樣,暈罐也是一種血管抑制暈厥。其發生率雖無針刺高,但也絕非罕見。臨床表現和暈針類似,如頭暈、胸悶、惡心欲嘔,肢體發軟,冷汗淋漓,甚者可出現瞬間意識喪失等。因此,應引起充分重視。
選取適當體位
拔罐療法的體位選擇原則是:局部平坦、松馳,且能保持固定一定時間。因為局部肌肉緊張,不利于吸拔,而變動體位,可造成罐具脫落。在不影響取穴的前提,一般多選臥位,一是此體位易于固定的操作,二是罐具脫落不易摔碎。
避免燙傷
應注意熟練掌握各種吸拔之法,動作要正確、迅速。每種吸拔法之注意點,已有詳細說明,這里不再贅述。需要提一下的是,在機體凹凸不平處,特別是關節部位拔罐時,往往不易操作,即使拔住,也容易發生漏氣。
術前消毒
確定治療部位以后,用熱毛巾擦洗待拔部位,再用消毒紗布擦干后拔罐;如果施行針刺或刺絡拔罐時,則必須以酒精或碘酒消毒,待皮膚干燥后再拔罐;如果待拔部位有毛發,則必須剃光毛發,洗凈擦干后再拔罐。
罐具預熱
在秋冬季節或寒冷天氣里拔罐,須將罐具用火烤或水燙進行預熱,使罐具溫度稍高于體溫為宜。罐溫不可過高,以免燙傷皮膚。
觀察反應
罐具全部拔上后,要不斷觀察受術者的反應,詢問感受,及時處理和調整不適。如吸拔力太大產生疼痛,應適當放氣減小吸拔力;若吸拔力太小負壓不夠,可起罐后再拔一次;如病人疼痛異常,頭暈、惡心、心悸,或刺絡拔罐出血過多,必須立即起罐檢查處理。
拔罐時間
大型號罐具吸力強大,每次可留罐5~10分鐘;中型罐吸力較強,留罐10~15分鐘為宜;小型罐吸力較小,留罐15~20分鐘為宜。
拔罐次數
常規治療一般每天拔罐1次或隔日拔罐1次;每10次為1療程;2療程間隔3~5天。
起罐方法
抽氣罐打開罐頂氣閥即可。其他罐具起罐時要兩手協作,一手輕按 罐口附近的皮膚,一手扶持罐具,待空氣緩緩進入罐內后,輕輕脫罐,切不可用力硬拔或讓空氣進入太快,以免損傷皮膚,產生疼痛。
起罐后的處理
一般情況無需處理。若因留罐時間較長,皮膚產生水泡時,可用消毒 針刺破放水,擦涂甲紫藥水防止感染;若針罐法、刺絡拔罐法的針孔出血,可用干消毒棉球壓迫止血;若局部嚴重出血,下次不宜在此部位再拔。所有程序處理結束后,讓病人靜息20分鐘方可離開。
大家需要注意拔罐的這些事項,并且要注意操作流程。平時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在把罐前進行消毒,而且要注意拔罐的時間,以及其罐后的處理方法。避免造成更多影響,而且要注意觀察反應,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拔罐后起水泡,不要過度的擔心,而且不要把水泡弄破,避免造成感染,平時大家需要注意調理,要注意多喝水,有效地進行保健身體。
-
拔火罐能冬病夏治在我國民間很早就有用瓶拔火罐以達到減輕病痛的放法,在醫院針灸科更能看到針灸總是少不了拔火罐,拔火罐簡稱拔罐,是中醫外治范
-
秋季拔罐要注意 五個事項要牢記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在秋季拔罐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這個季節不冷不熱,是非常適合拔罐養生的,但是拔罐,我們是有很多的事情要
-
拔火罐對治療頸椎病是否有效?頸椎病會引起頸肩疼痛,會嚴重困擾到患者的生活,會影響到生活質量,所以通過拔罐的方式可有效緩解頸椎病的癥狀,對于有頸椎病的
-
哪些人群不適合拔火罐拔火罐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起到調理身體的功效,拔火罐能夠幫助治療身體疾病,也可以促進人體濕氣和寒氣的排出,但是
-
拔火罐要注意哪些事項拔火罐可以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并且具有調理身體的功效,大家要注意拔火罐的正確方式,同時也應該要做好拔火罐的準備工作,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