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中醫(yī)拔罐技術(shù),其使用方便、快捷,并且對于身體產(chǎn)生的各種腹痛、腰背痛、胃痛等,使之在通過中醫(yī)拔罐的治療后都有很好效果,但拔罐也有一定的事項,如:時間控制問題、穴位尋找方面不當(dāng)?shù)龋怪际浅H怂韬龅摹2⑶矣械膰乐匦⿻斐删植科つw感染等危害。那在進行拔罐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拔罐應(yīng)該注意的事項
拔罐法像針灸治療一樣有特定的治療位置,所選治療部位視所治療的目的而定。一般而言,軟組織損傷、風(fēng)濕痹痛、各種神經(jīng)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腹痛、背腰痛、胃痛等,可以哪里痛拔哪,哪里不舒服拔哪,但也需要配合其他特定的穴位,如腰痛配合委中穴(位于腘窩),內(nèi)臟痛還需配合背俞穴,風(fēng)寒感冒配合風(fēng)門、大椎穴等;其他疾病根據(jù)辨證、辨病、辯經(jīng)、經(jīng)驗取穴等選穴配方。
很多人認為留罐越久,效果越好,但其實不是,拔罐也要控制好時間,留罐不是越久越好。一般留5-15分鐘比較適合,若罐大吸拔力強時可適當(dāng)縮短留罐的時間,以免起泡。根據(jù)我們經(jīng)驗,兒童不宜超過5分鐘,老人不宜超過10分鐘,如果拔罐同時照紅外線或照完紅外線后拔罐(一般在醫(yī)院比較多見),成人留罐10分鐘就可以了。
如果留太久出現(xiàn)了水泡等癥狀,小泡勿需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涂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特別注意皮膚破損未修復(fù)時勿接觸生水。
在家拔罐需要注意什么
1、拔罐時要選擇適當(dāng)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若體位不當(dāng)、移動或骨骼凸凹、毛發(fā)較多的都位均不適宜。一般拔背部的穴位,多選取俯臥位;一些頸部的穴位如果環(huán)境條件有限,可以選取坐位。
2、預(yù)防燙傷(拔罐前先將棉球上多余的酒精擠出,燃火勿接觸罐口),也可在拔罐地方,事前先涂些水(冬季涂溫水)。涂水可使局部降溫,保護皮膚,不致燙傷。
3、根據(jù)部位選擇大小合適的罐具。
4、走罐時特別注意檢查罐口是否光滑。
5、對精神緊張者要先做好解釋工作。
6、拔罐動作要求穩(wěn)、準、輕、快,起罐時手法要輕緩,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使氣漏人,罐子即能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
7、一些部位是不宜拔罐的,如心尖區(qū)、大血管分布部位、體表大動脈搏動處,五官及肛門等孔竅部。
8、孕婦慎用拔罐,孕婦的腹部、腰骶部禁拔。
9、應(yīng)用投火法拔罐時,火焰須旺,動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傾斜,避免火源掉下燙傷皮膚。應(yīng)用閃火法時,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燒、傷皮膚。用貼棉法時,須防止燃著棉花脫下。用架火法時,扣罩要準確,不要把燃著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時,應(yīng)甩去罐中的熱水,以免燙傷病人的皮膚。
雖然中醫(yī)的拔罐技術(shù),給其治療疾病過程中帶來很大便捷,但畢竟他有一定的事項需要我們普通人群去進行積極了解,繼而這樣我們在使用拔罐時能更好的運用自如,同時把身體帶來的不良危害降到最低點,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對癥實治盡快治愈身體疾病好處。
-
拔火罐能冬病夏治在我國民間很早就有用瓶拔火罐以達到減輕病痛的放法,在醫(yī)院針灸科更能看到針灸總是少不了拔火罐,拔火罐簡稱拔罐,是中醫(yī)外治范
-
秋季拔罐要注意 五個事項要牢記現(xiàn)在很多人都知道,在秋季拔罐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這個季節(jié)不冷不熱,是非常適合拔罐養(yǎng)生的,但是拔罐,我們是有很多的事情要
-
拔火罐對治療頸椎病是否有效?頸椎病會引起頸肩疼痛,會嚴重困擾到患者的生活,會影響到生活質(zhì)量,所以通過拔罐的方式可有效緩解頸椎病的癥狀,對于有頸椎病的
-
哪些人群不適合拔火罐拔火罐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起到調(diào)理身體的功效,拔火罐能夠幫助治療身體疾病,也可以促進人體濕氣和寒氣的排出,但是
-
拔火罐要注意哪些事項拔火罐可以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并且具有調(diào)理身體的功效,大家要注意拔火罐的正確方式,同時也應(yīng)該要做好拔火罐的準備工作,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