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治療取穴的四個方法
中醫針灸是一種特殊的治療方法,根據經絡穴位,循經絡治療,下面介紹的是中醫針灸取穴的四個方法。
中醫處方并不是中藥無序雜亂的堆砌。用藥如用兵,講究法度:君、臣、佐、使,每一味藥的使用均有根據。同樣,選穴如選兵,經絡美容每一個穴位的選取也講法度、原則。要明確取穴的原則及取穴的基本規律。
(一)近部取穴:
腧穴在什么部位,就能主治這個部位所發生的內外病證,尤其是頭及軀干部的腧穴多以治療局部病證為主。比如,面部、手部的穴位利于面、手部局部的皮膚美容,單純性肥胖以腹部肥厚明顯者應取腹部的穴位,脘腹部穴位能治療消化道胃腸疾病,婦女經帶病少不了腰骶部、少腹部的穴位,背部腧穴調理相對應內臟。
(二)遠部取穴:
這是十四經取穴的基本規律。在十四經腧穴中,尤其在肘膝關節以下的穴位,除了主治所在部位的病證外,還可以治療較遠部位的組織、器官、臟腑的病證,有的穴位甚至具有影響全身的作用。既可本經取穴,也可異經取穴。遠部取穴的主要依據是:①經脈所過,主治所及;②經脈陰陽表里關系;③臟腑與經絡絡屬關系;④五臟之間的陰陽五行功能關系等。如胃經的足三里用于調整脾胃消化道功能(①、②、③);針刺肝經的太沖治療肝郁黃褐班(③);帶下多而清稀、子宮脫垂取百會(③、④);清降虛火用涌泉(③、④);風痰阻絡,口眼歪斜取豐隆(③)等等。
在臨床上常遠近取穴相配,如頭部前額病變近取印堂、陽白,遠取合谷、內庭;口齒病近取地倉、頰車、下關,遠取合谷,內庭;胃腑近取中脘、粱門、胃俞,遠取內關、足三里、公孫;肝臟近取期門、章門、肝俞,遠取太沖、支溝等。
(三)腧穴特異作用:
有些穴位還具有相對特異性的治療作用。比如,大椎、曲池、合谷瀉熱;水分、陰陵泉利水消腫;足三里、關元、氣海強身健體;百會能升提清陽中氣等。
(四)對癥取穴
針對具體癥狀選取穴位,又叫經驗取穴。如虛脫灸百會、神闕、關元,針足三里;汗多取合谷、復溜;失眠取神門、三陰交、太溪;多夢取心俞、太沖、神門;便秘取天樞、支溝;皮膚瘙癢取曲池、血海、三陰交。
-
如何緩解肩周炎疼痛感?推薦三種方法來緩解肩周炎會引起劇烈的疼痛感,甚至會導致關節活動受限,自我按摩能有效緩解肩周炎,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按摩能夠緩解肩周
-
發生凍傷應如何處理每年冬季到來時,經常在戶外工作的人群,此時身體的面部、耳部、腳部等這些薄弱部位極易發生凍傷現象,此時大家如果不積極的進行
-
足底按摩的誤區有哪些足底按摩已經成為人們休息時的一些緩解壓力的方式,但是腳底的神經是相當的多的經常性的按摩是可以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的,但是一
-
臍療的功效與作用 治療婦科疾病有一絕臍療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臍療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肚臍用藥來治療疾病的方法。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疾病,中醫治療疾病也是有很
-
中醫膏藥有哪些好處呢在中醫治病理念當中,其具體可分為針灸、推拿、按摩等方式治病,其中中醫膏藥也是治病當中不可缺少的治病方法,其具有疏通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