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介紹 三伏貼的功效及原理
三伏貼是中醫治病的一個好方法,對很多的難產的疾病都能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那么今年的三伏天是什么時候呢?什么時候入伏呢?三伏貼的功效有哪些呢?三伏貼的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來看看文章的具體介紹。
一、2015三伏貼的時間:
按規定,從“夏至”日開始算起的第3個“庚日”為入伏,并作為“頭伏”的第1天,第4個“庚日”定為“中伏”第一天;從“立秋”開始算起的第1個“庚日”為“末伏”的始日,第2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束。
注: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時,中伏則為20天。2015年夏至與立秋之間是4個庚日,所以“三伏天”是30天。 2015年“夏至”是6月21日7時45分(農歷5月3日),“夏至”后的第3個“庚日”出現在7月18日,即這一天入伏為頭伏第一天。7月28日入“中伏”;“立秋”后第1個“庚日”為8月7日,這一天是“末伏”第一天。
具體時間是:
2015年7月13日~7月23日,為頭伏,10天。
2015年7月24日~8月4日,為中伏,10天。
2015年8月5日~8月15日,為三伏,10天(末伏)。
另:2015年陽歷6月21日,農歷5月14日。從這一天的凌晨7時45分開始,進入夏至節氣。
二、三伏一共多少天?
三伏一般為30天,但有的年份為40天,這主要取決于中伏的天數。
初伏(頭伏):夏至后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起到夏至后第四個庚日前一天。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入伏,作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夏至后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個庚日前一天。夏至后第四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個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五個庚日,則中伏為10天;立秋后第一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六個庚日,則中伏為20天。
末伏( 終伏 ):立秋后第一個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立秋后第二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束。
-
如何緩解肩周炎疼痛感?推薦三種方法來緩解肩周炎會引起劇烈的疼痛感,甚至會導致關節活動受限,自我按摩能有效緩解肩周炎,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按摩能夠緩解肩周
-
發生凍傷應如何處理每年冬季到來時,經常在戶外工作的人群,此時身體的面部、耳部、腳部等這些薄弱部位極易發生凍傷現象,此時大家如果不積極的進行
-
足底按摩的誤區有哪些足底按摩已經成為人們休息時的一些緩解壓力的方式,但是腳底的神經是相當的多的經常性的按摩是可以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的,但是一
-
臍療的功效與作用 治療婦科疾病有一絕臍療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臍療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肚臍用藥來治療疾病的方法。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疾病,中醫治療疾病也是有很
-
中醫膏藥有哪些好處呢在中醫治病理念當中,其具體可分為針灸、推拿、按摩等方式治病,其中中醫膏藥也是治病當中不可缺少的治病方法,其具有疏通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