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止痛的辨證與方法
一些常見針灸止痛的辨證與方法:
全頭痛:是從眉框至枕部整個頭部疼痛,伴頭重如裹、不清醒,多為虛性頭痛,一般與少陰腎經、任脈有關,或痰濕阻竅。可取百會、上星、關元、中脘、足三里諸穴,以毫針刺并施以捻轉補法,留針30分鐘,灸20分鐘,隔日治療1次。
偏頭痛:為一側頭痛,或劇烈發作,或纏綿不斷,分為肝陽上亢、血瘀氣滯、寒飲濕困三型。治則以通調少陽為主兼祛風邪,多用瀉法。取穴絲竹空、率谷、合谷、列缺、足臨泣、風池、曲池、絕骨。針刺絲竹空透率谷,余穴用毫針刺。劇痛者每日治療1次,病緩者隔日治療1次,每次留針30分鐘。
關節痛:中醫稱為痹證,分為行痹、痛痹、著痹三類。行痹關節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可伴惡寒、發熱;痛痹筋肉關節酸痛顯著,遇寒加重,痛有定處,伴局部腫脹;著痹關節酸痛,痛有定處,沉重無力,易受陰雨潮濕氣候影響,伴納呆。治則為調補氣血、通經活絡、通利關節。取穴中脘、肩髃、曲池、外關、合谷、風府、阿是、鶴頂、陽陵泉、陰陵泉,均用毫針刺,施以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隔日治療1次,可加用灸法。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疼痛的病癥,常見于各種急慢性胃炎、潰瘍病等。胃脘部疼痛有隱痛、竄痛、灼痛,多伴有腹脹、噯氣、吞酸和食納及大便改變。治則理氣和胃、通經止痛。取穴內關、足三里,以毫針刺,實證者用瀉法,虛證者用補法,留針20分鐘,每日治療1次。
相關文章
-
怎么治療陰虛火旺在日常調理的時候,對于陰虛火旺的朋友們來說有一些中醫方法可以幫助到你。體質不好,一定要及時的調理,這樣才能更好的保健身體
-
針灸療法對產褥期恢復的作用是什么產褥期的護理對產后新媽咪和寶寶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有不少新媽媽沒有意識到產褥期護理的重要性,所以影響到了產后恢復。而中醫針
-
針灸療法是怎樣祛眼袋的人們總喜歡通過眼睛來觀察一個人,所以,眼睛是五官中很重要的一個部位。愛美的人們為了吸引別人的目光,會將自己的眼睛護理的很
-
調理陰虛火旺的方法有哪些陰虛火旺,是一種常見的中醫體質,在夏季最容易出現。從中醫的角度考慮,出現陰虛火旺的問題,你需要及時的調理和養護。下面,小
-
怎么治療陰虛火旺在日常調理的時候,對于陰虛火旺的朋友們來說有一些中醫方法可以幫助到你。體質不好,一定要及時的調理,這樣才能更好的保健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