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的起源與技法
中華民族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其中中醫也被譽為我國的精髓,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還是偏向于中醫療法,針灸就是其中的一種。那么,針灸的起源與技法又是什么呢?
針灸的簡介
針灸療法具有適應證廣、療效顯著、應用方便、經濟安全等優點,數千年來深受廣大人民的歡迎,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
針灸的起源
針灸的歷史悠久。據考證,它起源于我國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度時期。我國從400萬年前就有了人類活動,大約從4萬年前進入氏族公社制度時期,一直延續到距今4千年前。在這個時代,先民們以石器作為主要的生產和生活工具,所以考古學上稱為石器時代。從遠古到1萬年前為舊石器時代,1萬年前到7~8千年前為中石器時代,7~8千年前到4千年前為新石器時代。針灸療法大約誕生于新石器時代。古書里保存著一些關于針灸起源的傳說資料,都指這個時代。如皇甫謐《帝王世紀》里記載:太嗥伏羲氏“嘗味百藥而制九針”,羅泌《路史》則說太嗥伏羲氏“嘗草治砭,以制民疾”。又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序》說:“黃帝咨訪歧伯、伯高,少俞之徒……而針道生焉”,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則說:“黃帝受命,創制九針”。
針灸的技法
針刺療法
起源于新石器時代,還可以從原始的針刺工具加以論證。距今2千多年以前的古書中,經常提到原始的針刺工具是石器,稱為砭石。如《左傳》收錄的公元前550年一段史料提到“美疢不如惡石”,《山海經》記載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為箴。”《素問·寶命全形論》云;“制砭石小大”等。這些都是遠古人類以砭石治病的佐證。砭石治病,最初主要是用于刺破膿瘍,進而作為刺絡瀉血之用。我國曾在內蒙古多倫縣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過一根4.5cm長的砭石,一端扁平有弧形刃,可用來切開膿瘍,另一端為四棱錐形,可用來放血。在山東省日照市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個墓葬里,還發現過兩根殉葬的砭石,長度分別為8.3cm~9.1cm,尖端為三棱錐形和圓錐形,可用它們放血,調和經氣。砭石實物的發現,為針刺起源于新石器時代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砭石治病
來源于我國東部沿海一帶以漁業為生的民族。據《素問·異法方宜論》記載:“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這里所說的“東方”,相當于我國山東一帶。近年來,在山東省發現了一批以針砭為題材的漢畫像石,畫像石上雕刻著半人半鳥形的神醫正在用砭石或細針給人治病。鳥形顯然來源于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畫像石反映了古代關于針砭起源的傳說。
灸法
也是起源于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制度時期。據《素問·異法方宜論》記載:“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這段記載,說明灸法的發現同寒冷環境的生活習慣關系密切。原始社會棲息在北方的人們離不開烤火取暖,加上他們野居乳食的生活習慣,容易患腹部寒痛、脹滿等癥,非常適于熱療。因而經過長期的積累經驗,發明了灸法和熨熱療法。據考察,先民們鉆木取火或敲擊燧石取火,往往用艾絨作為引火材料,起源于原始社會晚期的骨卜也是用艾絨燒灼動物骨。很明顯,這種用艾絨點火的方法,為發明艾灸提供了必要條件。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呈上的針灸的起源與技法,相信您對針灸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針灸能治愈很多疾病,能讓您的身體更健康。
-
怎么治療陰虛火旺在日常調理的時候,對于陰虛火旺的朋友們來說有一些中醫方法可以幫助到你。體質不好,一定要及時的調理,這樣才能更好的保健身體
-
針灸療法對產褥期恢復的作用是什么產褥期的護理對產后新媽咪和寶寶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有不少新媽媽沒有意識到產褥期護理的重要性,所以影響到了產后恢復。而中醫針
-
針灸療法是怎樣祛眼袋的人們總喜歡通過眼睛來觀察一個人,所以,眼睛是五官中很重要的一個部位。愛美的人們為了吸引別人的目光,會將自己的眼睛護理的很
-
調理陰虛火旺的方法有哪些陰虛火旺,是一種常見的中醫體質,在夏季最容易出現。從中醫的角度考慮,出現陰虛火旺的問題,你需要及時的調理和養護。下面,小
-
怎么治療陰虛火旺在日常調理的時候,對于陰虛火旺的朋友們來說有一些中醫方法可以幫助到你。體質不好,一定要及時的調理,這樣才能更好的保健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