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冷灸療病法
冷灸法,亦稱天灸法、敷灸發泡法、無熱源灸法。是指用某種或幾種對皮膚有剌激作用的中藥或草藥作成適當的劑型涂抹或貼敷于穴位或病所。通過刺激肌表使之充血發泡而達到類似灸法作用的一種治療方法,此法最早的記載可追溯到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蟲元見于……以蒯角印其中顛”,指用芥子泥貼頭頂中央治病的冷灸之法。天灸法一詞,則見于《針灸資生經-卷三》:“鄉居人用旱蓮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當兩筋中,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起小泡,謂之天灸,尚能愈瘧”。本法與穴位敷貼療法相似而有區別,后者雖亦同為敷貼穴位,但不使局部穴區充血發泡。
相關文章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這幾個問題艾灸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并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夠起到疏通經絡的功效,但是艾灸時也要注意很多問題,應該要耐心堅持,并
-
針刺治療腱鞘囊腫囊腫可分單房和多房,一般以單房多見,生長緩慢。開始時囊腫質地柔軟,按之有輕度波動感,遷延日久運動時可稍有不適。臨床上用穿
-
腦癱患兒可試試針灸腦癱、自閉癥、多動癥和弱智是兒童腦病的四大類!艾F在針對兒童腦病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都還很不成熟,很多患兒家庭因為對該病
-
針刀療法 可治頸椎病針刀既可以通過針刺手法起到針灸作用,又能在體內發揮切割、剝離等手術刀作用。由于切割、剝離時產生的損傷很小,不見創口,更無
-
中醫針灸養生介紹到了唐代,針灸保健已占有相當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論述了許多針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執中著的《針灸資生經》里